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專研古代三墳之典學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經、易理、易數、易術、易法、堪輿術、陰宅、陽宅、奇門遁甲、姓名學、紫微斗數、梅花易數、八字命理、七政四餘、黃帝內經、並且辯證秘訣真偽、一切學理依據全部符合『源、理、義、法、竅』學術程序。

2016年1月26日 星期二

【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六章】

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六章
作者:術龍      04_avatar_middle
-------------------------------------------------------------------------------------------------
原文內容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萬物者莫疾乎風。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直譯內容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而言者,精微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至當作說者而言。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有所行為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快速于盛大、猛烈。
撓萬物者莫疾乎風。
阻擾,讓事情進行不順利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急迫于景象。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缺少水分的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燃燒于光熱現象。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
解釋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解釋于匯聚的地方。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利益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利益于液體。
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結束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事情的起頭、開端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極、甚于山。
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所以液體光熱現象交互、彼此捕捉,盛大、猛烈景象非交互、彼此違背,高起的部分匯聚的地方交流、往來、交往機能的原動力,因此時間上可以更改已經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而言。


主題:【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六章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而言者,精微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至當作說者而言。
天地運行程序法則,產生精微眾多世上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為依據來說。
動萬物者莫疾乎雷。
有所行為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快速于盛大、猛烈。
只要有所行為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快速超過盛大、猛烈定義此乃雷象歸屬震陽炁。
此義在說任何有所行為一切世上有形之物依舊無法快速超過您要的需求定義乃雷震陽炁。
撓萬物者莫疾乎風。
阻擾,讓事情進行不順利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急迫于景象。
只要阻擾,讓事情進行不順利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急迫超過景象定義風象歸屬巽陰炁。
此義在說任何不順利阻礙於一切世上有形之物依舊無法急迫超過您看到的情境定義乃風巽陰炁。
燥萬物者莫熯乎火。
缺少水分的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燃燒于光熱現象。
只要缺少水分的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燃燒超過光熱現象定義火象歸屬離陽炁。
此義在說缺少水份的一切世上有形之物無法燃燒出超過您所期待的希望定義乃火離陽炁。
說萬物者莫說乎澤。
解釋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解釋于匯聚的地方。
只要解釋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解釋超過匯聚的地方定義澤象歸屬兌陰炁。
此義在說解釋一切世上有形之物興衰無法解釋出能超過您的辯解定義乃澤兌陰炁。
潤萬物者莫潤乎水。
利益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利益于液體。
只要利益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利益超過液體定義水象歸屬坎陽炁。
此義在說一切世上有形之物的價值無法超過所需涵養定義乃水坎陽炁。
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
結束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事情的起頭、開端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極、甚于山。
只要結束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事情的起頭、開端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者無法極、甚超過山象歸屬艮陰炁。
此義說一切結束生命都在於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相對呼應,但相對而言一切事情開始與開端也都是於世間一切有形之物相對呼應產生,山乃是四正四維陰炁所在稱呼,一切萬物無法超過此坐山與物相呼應定義乃山艮陰炁。
故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所以液體光熱現象交互、彼此捕捉,盛大、猛烈景象非交互、彼此違背,高起的部分匯聚的地方交流、往來、交往機能的原動力,因此時間上可以更改已經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而言。
所以液體相合光熱現象交互與彼此捕捉制衡呈現既濟平衡狀態,盛大與猛烈相合景象不是交互與彼此所以不相違背衡定狀態,高起的部分相對匯聚的地方交流、往來、交往三般機能的原動力呈現炁聚之處,因此時間上可以更改已經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展現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來論述。
此篇其義雷陽炁、風陰炁、火陽炁、澤陰炁、水陽炁、山陰炁,乃六炁一陽炁與一陰炁呈現反衍動能定義,各有其認定專屬本義互相不能隨意雜交與相對狀態,乾乃自我已滿足相對坤乃收藏已私心互相交互彼此為人生長消與消長追求狀態之義也。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神】
(1) 天地萬物的創造者與主宰者。如:「山神」、「天神」、「鬼神」、「海神」、「河神」。 
(2) 人的精氣或注意力。如:「精神」、「留神」、「傷神」、「神情」、「神采」、「聚精會神」。 
(3) 微妙不可測的。如:「神妙」、「神奇」、「神祕」、「神機妙算」。 
(4) 高超、不平凡的。如:「神童」、「神通廣大」。 
(5) 神父:天主教的傳教士。 
(6) 神聖:至高無上不可侵犯的。如:「這個工作是非常神聖的。」
【也】
(1) 同樣、並行。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2)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3) 尚可。表示讓步的口氣。如:「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4) 加強語氣詞。與「再」、「一點」等詞連用。如:「再也不敢」、「一點也不」。 
(5) 文言文助詞。
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然也!」
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何也?」、「悲也!」
C>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6) 表示轉折。如:「房間雖然不大,住起來倒也挺舒適的。」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妙】
(1) 美好、美巧。如:「美妙」、「巧妙」、「絕妙好辭」。 
(2) 精微。如:「妙旨」、「精妙」、「奧妙」、「神機妙算」、「莫名其妙」。 
(3) 有趣。如:「妙語如珠」、「妙趣橫生」、「這點子真妙!」 
(4) 妙齡:年輕的。如:「妙齡女郎」。
【萬】
(1) 數目字。千的十倍。如:「百萬」、「千萬」。 
(2) 眾多的、許多的。如:「萬物」、「萬年」、「萬象」、「萬難」、「萬紫千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3) 絕對、非常,用來形容情勢的極致。如:「萬全」、「萬不得已」、「萬萬不可」、「萬無一失」。 
(4) 千萬:
A>數目的名稱。在百萬之上,億之下。如:「這間房子價值千萬。」
B>三提醒的話,即務必。如:「需要什麼儘管說,千萬不要客氣。」
C>形容數目極多。如:「數以千萬」。 
(5) 萬一:
A>意外發生的事。如:「小心駕駛,以防萬一。」
B>或許、或者。如:萬一下雨了,你可要趕快把衣服收起來。」
【物】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而】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為】
1.
(1)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2)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3)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4)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5)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6)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7)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2.
(1)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2)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3)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言】
(1)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2)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3)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4)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動】
(1)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2)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3)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4)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5)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6)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7)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莫】
(1) 不要。如:「莫怕」、「莫慌」、「閒人莫入」。 
(2) 沒有。如:「莫不歡喜」、「聽到這個好消息,大家莫不歡欣鼓舞。」 
(3) 不能、無法。如:「莫測高深」、「變化莫測」。 
(4) 莫非:
A>表示推測、疑問的語詞。如:「莫非是他拿走的?」、「莫非是有人在暗地裡作怪?」
B>沒有不是,都是。如:「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5) 莫逆:沒有違逆的事情,比喻朋友要好。如:「莫逆之交」。
【疾】
(1) 病。如:「疾病」、「積勞成疾」。 
(2) 快速。如:「疾雷」、「疾風勁草」、「疾馳而去」。 
(3) 痛苦。如:「民間疾苦」。 
(4) 痛恨。如:「疾惡如仇」。 
(5) 急迫。如:「疾言厲色」。
【乎】
(1) 文言助詞。表疑問的語氣。如:「欺天乎?欺人乎?」 
(2) 文言嘆詞。同「啊」。如:「天乎!人間竟有如此慘境!」 
(3) 介詞。同「於」。如:「異乎常情」、「超乎常人」、「合乎規定」、「出乎意料」。
【雷】
(1)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2)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3)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4)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5)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撓】
(1) 阻擾,讓事情進行不順利。如:「阻撓」、「撓亂」。 
(2) 屈服。如:「百折不撓」、「不屈不撓」。 
(3) 抓、搔。如:「撓癢」、「抓耳撓腮」。
【風】
1.
(1) 因空氣流動所產生的現象。如:「春風」、「北風」、「颱風」。 
(2) 景象。如:「風光」、「風景」。 
(3) 習氣、習俗。如:「校風」、「風氣」、「移風易俗」、「傷風敗俗」、「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4) 消息。如:「風聲」、「口風」、「通風報信」、「聞風而逃」。 
(5) 傳聞的。如:「風聞」、「風評」、「風傳」。 
(6) 氣韻、儀態。如:「作風」、「風度」、「風格」、「風韻」。
(7) 中醫上稱某些病症為「風」。如:「風溼」、「風寒」。 
(8) 名譽。如:「家風」、「門風」。 
(9) 借風力的吹拂使東西乾燥或潔淨。如:「風乾」、「風雞」、「晒乾風淨」。 
(10) 詩經體裁之一。指詩經國風中收集的民俗歌謠。 
2. 
吹。如:「春風風人」。
【燥】
1.
(1) 乾的、缺少水分的。如:「乾燥」、「燥熱」、「天乾物燥」。
(2) 枯燥:乾枯沒有水分,引申為沒有生氣、趣味。 
2. 
切成細碎的肉。如:「肉燥」。
【熯 第 1254頁
音漢
1、乾燥;烘乾。
2、燃燒。
音冉
1、火盛的樣子。
2、恭敬。
【火】
(1) 物體燃燒所產生的光熱現象。如:「爐火」、「著火」、「星星之火」。 
(2) 生氣、動怒。如:「火大」、「動火」、「發火」、「光火」、「別把他惹火了!」 
(3) 軍用武器或戰爭。如:「軍火」、「火藥」、「開火」、「戰火」。 
(4) 緊急、急速。如:「火速」、「這是件十萬火急的事!」 
(5) 烹調時所用的熱力。如:「火候」、「文火」。 
(6) 赤紅色的。如:「火紅」、「火腿」。 

【說】
1.
(1) 講話、告訴。如:「說話」。 
(2)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3) 解釋。如:「說明」、「說理」、「說清楚」。 
(4)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5)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6)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7) 小說:一種有情節的文學作品。如:「章回小說」、「長篇小說」。 
2.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說服」、「遊說」。 
3.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澤】
(1) 水流匯聚的地方。如:「沼澤」、「湖澤」、「深山大澤」。 
(2) 恩惠。如:「恩澤」、「德澤」、「澤及萬世」。 
(3) 遺留下來的痕跡。如:「手澤」。 
(4) 光彩。如:「光澤」、「色澤」。 
(5) 滋潤。如:「潤澤」。 
(6) 氣味。如:「一親芳澤」。 

【潤】
(1) 潮溼、不乾枯。如:「溼潤」。 
(2) 使潮溼、不乾枯。如:「滋潤」、「潤喉」、「潤滑」、「潤膚水」。 
(3) 光滑、光澤。如:「光潤」、「紅潤」、「珠圓玉潤」。 
(4) 修飾。如:「潤色」、「潤飾」。 
(5) 利益。如:「利潤」、「分潤」。
【水】
(1)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2)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3)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終】
(1)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2)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3)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4)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5)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6)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始】
(1) 事情的起頭、開端。如:「開始」、「始終如一」、「周而復始」、「始料未及」。 
(2) 最早的、最初的。如:「始祖」、「創始者」。 
(3) 才、然後。如:「始見成效」、「始告完成」、「千呼萬喚始出來」。
【盛】
1.
(1) 興旺、繁茂。如:「旺盛」、「茂盛」、「生意興盛」、「桃花盛開」。 
(2) 熱鬧的、大規模的。如:「盛事」、「盛會」、「盛舉」、「盛況空前」。 
(3) 濃厚的。如:「盛意」、「盛情難卻」。 
(4) 豐富。如:「盛宴」、「盛產」。 
(5) 華麗。如:「盛裝」。 
(6) 極、甚。如:「盛怒」、「盛讚」、「盛誇」。 
2.
(1) 以容器裝東西。如:「盛飯」、「盛湯」。 
(2) 容納。如:「鍋裡的湯太多了,這隻大碗盛不了。」
【艮】 第1674頁
1、違背;不聽從。
2、堅固。
3、“易”卦名。
4、姓。
【故】
(1)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2)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3)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4)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5)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6)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7)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相】
1.
(1) 交互、彼此。如:「互相」、「相親相愛」、「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2) 比較一下,合併著說兩方面比較的結果。如:「相較」、「相異」、「相像」、「相稱」、「相得益彰」。 
(3)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由一方面進行。如:「實不相瞞」、「出門相迎」、「有事相煩」。 
2.
(1) 外表、容貌。如:「面相」、「相貌」、「福相」、「寒酸相」。 
(2) 察看、審視。如:「相命」、「相親」、「相機而動」、「人不可貌相」。 
(3) 輔助。如:「相夫教子」、「吉人天相」。 
(4) 官名。如:「宰相」。
【逮】
1. 及、趕得上。如:「逮及」、「力有未逮」。 
2. 捕捉。如:「逮捕」、「逮獲」、「逮到」、「逮住」。
【雷】
(1) 空中帶正、負電的雲層相碰時,因為放電而振動空氣所發出的巨響。如:「打雷」、「雷聲」。 
(2) 爆炸性的武器。如:「魚雷」、「地雷」、「水雷」。 
(3) 比喻盛大、猛烈。如:「雷厲風行」、「大發雷霆」。 
(4) 雷同:完全相同。如:「這兩篇文章的內容竟然雷同!」 
(5) 雷池:比喻界限。如:「不敢越雷池一步」。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不」字在去聲字之前,變讀為陽平。)
【悖】
違背。如:「並行不悖」。
【山】
陸地高起的部分。如:「高山」、「青山」、「山峰」、「山丘」、「山岳」、「山脈」。
【澤】
(1) 水流匯聚的地方。如:「沼澤」、「湖澤」、「深山大澤」。 
(2) 恩惠。如:「恩澤」、「德澤」、「澤及萬世」。 
(3) 遺留下來的痕跡。如:「手澤」。 
(4) 光彩。如:「光澤」、「色澤」。 
(5) 滋潤。如:「潤澤」。 
(6) 氣味。如:「一親芳澤」。 

【通】
(1)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2)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3)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信」、「流通」、「通商」、「通車」、「通航」、「互通有無」。 
(4) 全部、都。如:「通盤考量」、「通通上去」。 
(5) 明白、了解。如:「精通」、「通曉」、「通情達理」。 
(6) 報告、告知。如:「通知」、「通報」。 
(7) 普遍、適合一般人的。如:「通病」、「通行」、「通俗」、「通性」、「通稱」 
(8) 暗中勾結。如:「串通」、「勾通」。 
(9) 量詞:
A>計算文書、電訊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
B>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氣】
(1) 物體除固態、液態外的形態。無固定的形狀、體積而能自由流動。如:「空氣」、「氣體」、「水蒸氣」。 
(2) 人或動物的呼吸。如:「氣息」、「屏氣凝神」、「上氣不接下氣」。 
(3) 自然界陰晴、冷暖的現象。如:「天氣」、「秋高氣爽」。 
(4) 發怒。如:「生氣」、「氣憤」、「氣惱」。 
(5) 存在人體血脈中使各器官發揮機能的原動力。如:「血氣」、「元氣」。 
(6) 人的情緒或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如:「脾氣」、「朝氣」、「勇氣」、「氣色」「垂頭喪氣」。 
(7) 人的才華或行為風度。如:「才氣」、「驕氣」、「氣質」、「氣勢凌人」。 
(8) 味道。如:「氣味」、「香氣」、「臭氣沖天」。 
(9) 人的運勢。如:「氣運」、「氣數」、「晦氣」。
【然】
(1) 對、正確。如:「大謬不然」、「不以為然」。 
(2) 如此、這樣。如:「未必然」、「到處皆然」。 
(3)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如:「仍然」、「偶然」、「超然」、「恍然」、「茫然」。 
(4) 轉折詞,但是。如:「然而」。 
(5) 承接詞。如:「雖然」、「然後」、「然則」。
【後】
(1) 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2) 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3) 子孫。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能】
(1) 才幹。如:「才能」、「能力」、「能耐」、「能幹」。 
(2) 有才幹的人。如:「選賢與能」、「能者多勞」。 
(3) 足以勝任。如:「能夠」、「不能」、「能歌善舞」。 
(4) 可以。如:「可能」、「你能幫忙嗎?」 
(5) 用途、功用。如:「功能」。 
(6) 物質運動的能量。因運動形式不同而有電能、熱能、機械能、化學能、原子能等。
【變】
(1)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2)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3)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4)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化】
1.
(1)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2)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3)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4)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5)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6) 羽化:
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
B>稱得道成仙為「化」。 
(7)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8)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2.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既】
(1) 指動作已經完了。如:「既然如此」、「既成事實」、「既來之,則安之。」 
(2) 表示並列的連接詞。與「且」、「又」、「也」等詞連用。如:「既胖又矮」、「既醉且飽」。
【成】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