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五章】
作者:術龍
-------------------------------------------------------------------------------------------------
-------------------------------------------------------------------------------------------------
【原文內容】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齊乎巽,巽,東南也。
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離也者,明也。
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坤也者,地也。
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兌,正秋也。
萬物之所說也。
故曰說言乎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
言陰陽相薄也。
坎者,水也。
正北方之卦也。
勞卦也。
萬物之所歸也。
故曰勞乎坎。
艮,東北之卦也。
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故曰成言乎艮。
【直譯內容】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君產生是否震,同時是否巽,交互、彼此看到是否離,給命令、使喚是否坤,解釋說、講是否兌,打仗、爭鬥是否乾,勤苦、辛苦是否坎,達到說、講是否艮。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產生是否震,雷,東方嗎。
齊乎巽,巽,東南也。
同時是否巽,風,東南嗎。
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同時皆者,說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端正同時並行。
離也者,明也。
日皆者,了解、通曉同樣。
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交互、彼此看到,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南向著、對著然後治理、處理時間裡面向時序次於現今的然後管理、統理,加上去選擇所需眾多、各個這個。
坤也者,地也。
地皆者,區域同樣。
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給撫育之,所以說給命令、使喚是否坤。
兌,正秋也。
澤,剛好秋西方嗎。
萬物之所說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為解釋嗎。
故曰說言乎兌。
所以說解釋說是否兌。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
打仗、爭鬥是否乾,天,西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言陰陽相薄也。
說柔和之氣剛盛之氣交互、彼此迫近、接近嗎。
坎者,水也。
雨者,液體同樣。
正北方之卦也。
剛好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勞卦也。
勤苦、辛苦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萬物之所歸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返回嗎。
故曰勞乎坎。
所以說勤苦、辛苦是否坎。
艮,東北之卦也。
山,東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達到結束然後為達到事情的起頭、開端同樣。
故曰成言乎艮。
所以說達到說是否艮。
主題:【周易卷之四說卦傳第五章】
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
君產生是否震,同時是否巽,交互、彼此看到是否離,給命令、使喚是否坤,解釋說、講是否兌,打仗、爭鬥是否乾,勤苦、辛苦是否坎,達到說、講是否艮。
君產生是否震當然不是因為光明乃是時間所以是離才是,同時是否巽當然不是因為解釋乃澤所以兌才是,交互、彼此看到是否離當然不是因為主乃是天所以乾才是,給命令、使喚是否坤當然不是因為閒適、沒有約束乃是景象所以巽才是,解釋說、講是否兌當然不是因為利益乃是潤澤所以坎才是,打仗、爭鬥是否乾當然不是因為停住不動乃山所以艮才是,勤苦、辛苦是否坎當然不是因為收存乃是地所以坤才是,達到說、講是否艮當然不是因為有所行為乃是盛大、猛烈所以震才是。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產生是否震,雷,東方嗎。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產生是否震,雷,東方嗎。當然不是,因為時間打開空間程序所以產生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日出東方離才是。
齊乎巽,巽,東南也。
同時是否巽,風,東南嗎。
同時是否巽,風,東南嗎。當然不是,因為時間打開空間程序所以同時解釋此理兌才是。
齊也者,言萬物之潔齊也。
同時皆者,說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端正同時並行。
同時一起解釋,說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依循正確規律同時並行。
離也者,明也。
日皆者,了解、通曉同樣。
時間也是一樣,如果能了解、通曉同樣道理。
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交互、彼此看到,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都是以交互、彼此程序能看到,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當然不能,因為交互、彼此程序只有乾才能。
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南向著、對著然後治理、處理時間裡面向時序次於現今的然後管理、統理,加上去選擇所需眾多、各個這個。
專業者懂以南宮入八方之炁時間裡面程序開始推衍時序次於現今的起點然後管理、統理,加上去選擇所需眾多、各個這個程序法則。
坤也者,地也。
地皆者,區域同樣。
地都是一樣,區域之義同樣。
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給撫育之,所以說給命令、使喚是否坤。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全給撫育之用途乃坤義,所以說給命令、使喚是否坤。當然不是,因為閒適、沒有約束才需要給命令、使喚所以巽才是。
兌,正秋也。
澤,剛好秋西方嗎。
澤乃是解釋,剛好秋西方嗎。當然不是,因為秋收乃潤澤而得利益所以坎才是。
萬物之所說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為解釋嗎。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為解釋嗎。當然不是,豈能用解釋表達,萬物是要利用來潤澤人類所以產生利益此為依據。
故曰說言乎兌。
所以說解釋說是否兌。
所以說解釋說是否兌。當然不是,所以坎才是。
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
打仗、爭鬥是否乾,天,西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打仗、爭鬥是否乾,天,西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當然不是,天地定位豈能爭鬥。
言陰陽相薄也。
說柔和之氣剛盛之氣交互、彼此迫近、接近嗎。
說柔和之氣剛盛之氣交互、彼此迫近、接近嗎。當然不是,因為陰陽乃相對為乾相對坤準則,雷風才論相薄之理。
坎者,水也。
雨者,液體同樣。
雨者,液體同樣道理。
正北方之卦也。
剛好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剛好北方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當然不是。
勞卦也。
勤苦、辛苦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勤苦、辛苦吉凶所用的符號嗎。當然不是,因為不是坎之義。
萬物之所歸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返回同樣。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返回同樣道理。此乃坤的本義。所以坤才是。
故曰勞乎坎。
所以說勤苦、辛苦是否坎。
所以說勤苦、辛苦是否坎。當然不是坎本義。因為坤才是。
艮,東北之卦也。
山,東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
山,東北這個吉凶所用的符號嗎。當然不是。
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達到結束然後為達到事情的起頭、開端同樣。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這個為達到結束然後為達到事情的起頭、開端同樣。此乃萬物結束一陽重生之義。
故曰成言乎艮。
所以說達到說是否艮。
所以說達到說是否艮。當然不是艮本義,因為震才是。
所以本篇臻義在反駁後天八卦位置所在根本繆論于理不相合也。
所以有無後天八卦之實呢? 當然沒有。
論及後天八卦之見乃一派胡言亂語,本篇內容此乃實證也。
正確八卦與位置,一般誤稱為『先天八卦』。但正確名稱應該為『象限極主八方管屬位置』。簡稱為『八卦』。
一般錯置稱為『後天八卦』。此根本沒有存在過,乃有心人士所虛造流傳繆論與繆見也。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帝】
(1) 天子、君王。如:「皇帝」、「帝王」。
(2) 天神、宇宙的主宰者。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
(1) 天子、君王。如:「皇帝」、「帝王」。
(2) 天神、宇宙的主宰者。如:「上帝」、「天帝」、「玉皇大帝」。
【出】
(1)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2)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3)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4)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5)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6)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7)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8)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9)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10)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1)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2)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3)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4)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5)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6)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7)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8)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9)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10)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乎】
(1) 文言助詞。表疑問的語氣。如:「欺天乎?欺人乎?」
(2) 文言嘆詞。同「啊」。如:「天乎!人間竟有如此慘境!」
(3) 介詞。同「於」。如:「異乎常情」、「超乎常人」、「合乎規定」、「出乎意料」。
(1) 文言助詞。表疑問的語氣。如:「欺天乎?欺人乎?」
(2) 文言嘆詞。同「啊」。如:「天乎!人間竟有如此慘境!」
(3) 介詞。同「於」。如:「異乎常情」、「超乎常人」、「合乎規定」、「出乎意料」。
【震】
(1)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2)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3) 突然而來的大雷。
(4)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1) 令人驚慌的撼動。如:「地震」、「震撼」、「震盪」。
(2) 心情大受影響,十分激動。如:「震驚」、「震怒」。
(3) 突然而來的大雷。
(4)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雷電。
【齊】
1.
(1) 平整。如:「整齊」、「齊一」。
(2) 達到同樣的高度或長度。如:「草深齊肩」。
(3) 同時、同樣做一件事。如:「齊唱」、「齊步走」、「百花齊放」。
(4) 整理、整治。如:「齊家治國」。
(5) 完備。如:「齊備」、「齊全」。
(6) 使同等、一致。如:「齊心」。
2.
齊衰:一種喪服。以粗麻布製成,衣旁有滾邊。如:「古代祖父母去世,須著齊衰,服期一年。」
1.
(1) 平整。如:「整齊」、「齊一」。
(2) 達到同樣的高度或長度。如:「草深齊肩」。
(3) 同時、同樣做一件事。如:「齊唱」、「齊步走」、「百花齊放」。
(4) 整理、整治。如:「齊家治國」。
(5) 完備。如:「齊備」、「齊全」。
(6) 使同等、一致。如:「齊心」。
2.
齊衰:一種喪服。以粗麻布製成,衣旁有滾邊。如:「古代祖父母去世,須著齊衰,服期一年。」
【巽】 第665頁。
音遜
1、“易”卦名。
(1)八卦之一。
(2)六十四卦之一。
2、謙讓。通遜。如:謙巽。
音遜
1、“易”卦名。
(1)八卦之一。
(2)六十四卦之一。
2、謙讓。通遜。如:謙巽。
【相】
1.
(1) 交互、彼此。如:「互相」、「相親相愛」、「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2) 比較一下,合併著說兩方面比較的結果。如:「相較」、「相異」、「相像」、「相稱」、「相得益彰」。
(3)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由一方面進行。如:「實不相瞞」、「出門相迎」、「有事相煩」。
2.
(1) 外表、容貌。如:「面相」、「相貌」、「福相」、「寒酸相」。
(2) 察看、審視。如:「相命」、「相親」、「相機而動」、「人不可貌相」。
(3) 輔助。如:「相夫教子」、「吉人天相」。
(4) 官名。如:「宰相」。
1.
(1) 交互、彼此。如:「互相」、「相親相愛」、「守望相助」、「兩地相思」。
(2) 比較一下,合併著說兩方面比較的結果。如:「相較」、「相異」、「相像」、「相稱」、「相得益彰」。
(3) 由交互的意義演變為單方面的意義,表示動作由一方面進行。如:「實不相瞞」、「出門相迎」、「有事相煩」。
2.
(1) 外表、容貌。如:「面相」、「相貌」、「福相」、「寒酸相」。
(2) 察看、審視。如:「相命」、「相親」、「相機而動」、「人不可貌相」。
(3) 輔助。如:「相夫教子」、「吉人天相」。
(4) 官名。如:「宰相」。
【見】
1.
(1)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2) 拜會、訪問。如:「拜見」。
(3) 會面。如:「接見」、「見客」。
(4)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5)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6)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就裂」、「見風轉舵」。
(7) 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如:「見笑」、「見棄」、「請別見怪」。
2.
顯露、顯出。通「現」。如:「發見」、「情見乎辭」。
1.
(1)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2) 拜會、訪問。如:「拜見」。
(3) 會面。如:「接見」、「見客」。
(4)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5)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6)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就裂」、「見風轉舵」。
(7) 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如:「見笑」、「見棄」、「請別見怪」。
2.
顯露、顯出。通「現」。如:「發見」、「情見乎辭」。
【離】
(1) 由合而分。如:「分離」、「離開」、「離別」、「離婚」。
(2) 距、相隔。如:「距離」、「我家離學校很近。」
(3) 背叛。如:「背離」、「離經叛道」、「眾叛親離」。
(4) 奇異不合常理。如:「離奇」。
(5)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1) 由合而分。如:「分離」、「離開」、「離別」、「離婚」。
(2) 距、相隔。如:「距離」、「我家離學校很近。」
(3) 背叛。如:「背離」、「離經叛道」、「眾叛親離」。
(4) 奇異不合常理。如:「離奇」。
(5)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火。
【致】
(1) 給。如:「致送」、「致贈」。
(2) 招引。如:「招致」、「致禍」。
(3)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4) 竭盡、盡力。如:「致力」。
(5)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6) 獲得。如:「致富」。
(7) 使得。如:「導致」、「以致」。
(1) 給。如:「致送」、「致贈」。
(2) 招引。如:「招致」、「致禍」。
(3)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4) 竭盡、盡力。如:「致力」。
(5)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6) 獲得。如:「致富」。
(7) 使得。如:「導致」、「以致」。
【役】
(1) 命令、使喚。如:「役使」、「奴役」。
(2) 勞動的事情。如:「雜役」、「勞役」、「苦役」。
(3) 聽人使喚做事的人。如:「僕役」、「差役」。
(4) 戰事。如:「戰役」、「黃花岡之役」。
(5) 當兵的。如:「役男」。
(1) 命令、使喚。如:「役使」、「奴役」。
(2) 勞動的事情。如:「雜役」、「勞役」、「苦役」。
(3) 聽人使喚做事的人。如:「僕役」、「差役」。
(4) 戰事。如:「戰役」、「黃花岡之役」。
(5) 當兵的。如:「役男」。
【坤】
(1)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地、臣、母、妻等。
(2) 女性的、女方的。如:「坤伶」、「坤德」、「坤範」、「坤儀」。
(1)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地、臣、母、妻等。
(2) 女性的、女方的。如:「坤伶」、「坤德」、「坤範」、「坤儀」。
【說】
1.
(1) 講話、告訴。如:「說話」。
(2)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3) 解釋。如:「說明」、「說理」、「說清楚」。
(4)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5)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6)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7) 小說:一種有情節的文學作品。如:「章回小說」、「長篇小說」。
2.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說服」、「遊說」。
3.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
(1) 講話、告訴。如:「說話」。
(2) 言論、道理。如:「學說」、「著書立說」。
(3) 解釋。如:「說明」、「說理」、「說清楚」。
(4) 責備。如:「我剛剛說了他一頓。」
(5) 談論。如:「談天說地」、「談古說今」。
(6) 介紹親事。如:「說媒」、「說婆家」。
(7) 小說:一種有情節的文學作品。如:「章回小說」、「長篇小說」。
2.
用言語勸人,使其聽從或採納。如:「說服」、「遊說」。
3.
喜悅。通「悅」。如:「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言】
(1)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2)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3)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4)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1)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2)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3)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4)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兌】
(1) 交換。如:「兌換」。
(2) 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付」、「匯兌」、「擠兌」。
(3)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1) 交換。如:「兌換」。
(2) 憑票據支付或領取現金。如:「兌付」、「匯兌」、「擠兌」。
(3)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代表沼澤。
【戰】
(1)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精神作戰」。
(2)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3) 抖動。通「顫」。如:「寒戰」、「戰抖」、「膽戰心驚」。
(1) 打仗、爭鬥。如:「戰爭」、「戰鬥」、「精神作戰」。
(2) 與爭鬥有關的。如:「戰場」、「戰術」、「戰略」。
(3) 抖動。通「顫」。如:「寒戰」、「戰抖」、「膽戰心驚」。
【乾】
1.
(1) 枯竭,沒有水分的。如:「乾草」、「乾枯」、「乾涸」、「乾柴烈火」、「口乾舌燥」。
(2) 空、徒。如:「乾等」、「乾著急」、「乾瞪眼」。
(3) 結拜認來的親戚關係。如:「乾爹」、「乾媽」、「乾兒子」、「乾妹妹」。
(4)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食品。如:「肉乾」、「乾糧」、「豆腐乾」、「鹹菜乾」、「小魚乾」、「梅乾菜」。
(5) 表面的、形式化的。如:「乾笑兩聲」、「那婦人乾哭了一夜。」
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天、陽等意義。
1.
(1) 枯竭,沒有水分的。如:「乾草」、「乾枯」、「乾涸」、「乾柴烈火」、「口乾舌燥」。
(2) 空、徒。如:「乾等」、「乾著急」、「乾瞪眼」。
(3) 結拜認來的親戚關係。如:「乾爹」、「乾媽」、「乾兒子」、「乾妹妹」。
(4) 經脫水加工製成的食品。如:「肉乾」、「乾糧」、「豆腐乾」、「鹹菜乾」、「小魚乾」、「梅乾菜」。
(5) 表面的、形式化的。如:「乾笑兩聲」、「那婦人乾哭了一夜。」
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天、陽等意義。
【勞】
1.
(1)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2)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3)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4)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2.
慰勉。如:「慰勞」、「勞軍」。
1.
(1)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2)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3)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4)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2.
慰勉。如:「慰勞」、「勞軍」。
【坎】
(1) 坎坷:
A>路不平,不好走。如:「路途坎坷」。
B>比喻失意、困頓、不得志。如:「坎坷歲月」、「身世坎坷」。
(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水。
(1) 坎坷:
A>路不平,不好走。如:「路途坎坷」。
B>比喻失意、困頓、不得志。如:「坎坷歲月」、「身世坎坷」。
(2) 易經卦名。八卦之一。象徵水。
【成】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艮】 第1674頁。
1、違背;不聽從。
2、堅固。
3、“易”卦名。
4、姓。
1、違背;不聽從。
2、堅固。
3、“易”卦名。
4、姓。
【萬】
(1) 數目字。千的十倍。如:「百萬」、「千萬」。
(2) 眾多的、許多的。如:「萬物」、「萬年」、「萬象」、「萬難」、「萬紫千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3) 絕對、非常,用來形容情勢的極致。如:「萬全」、「萬不得已」、「萬萬不可」、「萬無一失」。
(4) 千萬:
A>數目的名稱。在百萬之上,億之下。如:「這間房子價值千萬。」
B>三提醒的話,即務必。如:「需要什麼儘管說,千萬不要客氣。」
C>形容數目極多。如:「數以千萬」。
(5) 萬一:
A>意外發生的事。如:「小心駕駛,以防萬一。」
B>或許、或者。如:萬一下雨了,你可要趕快把衣服收起來。」
(1) 數目字。千的十倍。如:「百萬」、「千萬」。
(2) 眾多的、許多的。如:「萬物」、「萬年」、「萬象」、「萬難」、「萬紫千紅」、「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3) 絕對、非常,用來形容情勢的極致。如:「萬全」、「萬不得已」、「萬萬不可」、「萬無一失」。
(4) 千萬:
A>數目的名稱。在百萬之上,億之下。如:「這間房子價值千萬。」
B>三提醒的話,即務必。如:「需要什麼儘管說,千萬不要客氣。」
C>形容數目極多。如:「數以千萬」。
(5) 萬一:
A>意外發生的事。如:「小心駕駛,以防萬一。」
B>或許、或者。如:萬一下雨了,你可要趕快把衣服收起來。」
【物】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東】
(1)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2)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1) 方位名。與「西」相對。如:「東方」、「東部」。
(2) 主人。如:「作東」、「東道」、「房東」、「東家」。
【方】
(1) 四角都是直角形狀的。如:「方形」、「方桌」。
(2) 正直。如:「方正」。
(3) 位置,地位的一邊或一面。如:「地方」、「對方」、「四方」、「東方」、「四面八方」。
(4) 某一地區的。如:「方言」、「方音」。
(5) 法子。如:「方法」、「方略」、「千方百計」。
(6) 配藥的單子。如:「藥方」、「祕方」、「偏方」、「處方」。
(7) 才。如:「方才」、「書到用時方恨少」。
(8) 正在、正當。如:「方今」、「方興未艾」、「來日方長」。
(9) 指數學上數自乘的積。如:「平方」、「次方」。
(10) 量詞。用於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匾額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圖章」。
(1) 四角都是直角形狀的。如:「方形」、「方桌」。
(2) 正直。如:「方正」。
(3) 位置,地位的一邊或一面。如:「地方」、「對方」、「四方」、「東方」、「四面八方」。
(4) 某一地區的。如:「方言」、「方音」。
(5) 法子。如:「方法」、「方略」、「千方百計」。
(6) 配藥的單子。如:「藥方」、「祕方」、「偏方」、「處方」。
(7) 才。如:「方才」、「書到用時方恨少」。
(8) 正在、正當。如:「方今」、「方興未艾」、「來日方長」。
(9) 指數學上數自乘的積。如:「平方」、「次方」。
(10) 量詞。用於計算方形物品的單位。相當於「塊」、「個」。如:「匾額一方」、「一方手帕」、「三方圖章」。
【也】
(1) 同樣、並行。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2)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3) 尚可。表示讓步的口氣。如:「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4) 加強語氣詞。與「再」、「一點」等詞連用。如:「再也不敢」、「一點也不」。
(5) 文言文助詞。
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然也!」
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何也?」、「悲也!」
C>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6) 表示轉折。如:「房間雖然不大,住起來倒也挺舒適的。」
【南】
1.
方位名。與「北」相對。如:「南方」、「南國」、「江南」、「南極」、「南美洲」、「坐北朝南」。
2.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 ㄇㄛˊ。)
(1) 同樣、並行。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2)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3) 尚可。表示讓步的口氣。如:「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4) 加強語氣詞。與「再」、「一點」等詞連用。如:「再也不敢」、「一點也不」。
(5) 文言文助詞。
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然也!」
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何也?」、「悲也!」
C>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6) 表示轉折。如:「房間雖然不大,住起來倒也挺舒適的。」
【南】
1.
方位名。與「北」相對。如:「南方」、「南國」、「江南」、「南極」、「南美洲」、「坐北朝南」。
2.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 ㄇㄛˊ。)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潔】
(1) 乾淨。如:「清潔」、「整潔」、「潔淨」、「潔白」。
(2) 修養。如:「潔身自愛」。
(3) 品格清廉、端正。如:「廉潔」、「品行高潔」。
【明】
(1)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2)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3)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4)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5) 視力、視覺。如:「失明」。
(6)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7)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8) 朝代名。
(9)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1) 乾淨。如:「清潔」、「整潔」、「潔淨」、「潔白」。
(2) 修養。如:「潔身自愛」。
(3) 品格清廉、端正。如:「廉潔」、「品行高潔」。
【明】
(1)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2)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3)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4)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5) 視力、視覺。如:「失明」。
(6)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7)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8) 朝代名。
(9)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皆】
全、都。如:「眾所皆知」、「皆大歡喜」、「這些工作皆是他一人獨力完成的。」
全、都。如:「眾所皆知」、「皆大歡喜」、「這些工作皆是他一人獨力完成的。」
【卦】
古代占卜吉凶所用的符號。初有八卦,八卦再互相搭配,演為六十四卦。如:「卜卦」、「卦辭」。
古代占卜吉凶所用的符號。初有八卦,八卦再互相搭配,演為六十四卦。如:「卜卦」、「卦辭」。
【聖】
(1)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2)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3)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4)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5) 君主的。如:「聖旨」、「聖恩」、「聖訓」。
(6)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1)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2)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3)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4)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5) 君主的。如:「聖旨」、「聖恩」、「聖訓」。
(6)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人】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面】
(1)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2)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3)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4)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5)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6)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7)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8)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9) 量詞:
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
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1) 臉部。如:「顏面」、「面貌」、「面容」、「笑容滿面」。
(2) 身分、地位。如:「面子」、「情面」。
(3) 外在的風采、情況。如:「門面」、「體面」、「場面」、「局面」、「世面」。
(4) 物體的外表或上方的一層。如:「路面」、「水面」、「封面」、「表面」。
(5) 方向、部位。如:「正面」、「片面」、「全面」、「四面八方」。
(6) 向著、對著。如:「面壁思過」、「背山面水」。
(7) 當面。如:「面談」、「耳提面命」、「面授機宜」。
(8) 幾何學上稱線在空間移動而成的形跡,有長、寬度而無厚度。如:「平面」。
(9) 量詞:
A>計算平面物的單位。如:「三面牆」、「一面國旗」、「兩面鏡子」。
B>計算見面次數的單位。如:「見過一面」。
【而】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聽】
1.
(1)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2) 探問消息。如:「打聽」。
(3)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4)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2.
(1)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2)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3)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1.
(1) 用耳朵收受聲音。如:「聽力」、「聽覺」、「傾聽」、「聽音樂」。
(2) 探問消息。如:「打聽」。
(3) 順從、服從。如:「聽從」、「聽話」、「言聽計從」。
(4) 等候。如:「靜聽消息」、「聽候指示」。
2.
(1) 任由、任憑。如:「聽任」、「聽憑」、「聽天由命」、「聽其自然」。
(2) 治理、處理。如:「垂簾聽政」。
(3) 裁決、裁斷。如:「聽獄」、「聽訟」。
【天】
(1)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2)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3)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4)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5)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6)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事在天。」
(7) 宗教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1)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2)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3)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4)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5)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6)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事在天。」
(7) 宗教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下】
(1)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2) 降落。如:「下雨」、「下山」。
(3)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4)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5)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6)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7)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8)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9)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1)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2) 降落。如:「下雨」、「下山」。
(3)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4)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5)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6)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7)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8)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9)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嚮】
(1) 向。如:「嚮往」。
(2) 引導。如:「嚮導」。
(1) 向。如:「嚮往」。
(2) 引導。如:「嚮導」。
【治】
(1) 管理、統理。如:「治國」、「治理」、「統治」、「治家」。
(2) 處分。如:「治罪」、「處治」、「懲治」。
(3) 研究。如:「治學」、「治經」。
(4) 診療。如:「治病」、「醫治」、「無藥可治」、「不治死亡」。
(5) 太平的、安定的。如:「治世」、「治平」、「長治久安」。
(6) 政府機關所在地。如:「省治」、「縣治」。
(7) 經營。如:「治產」。
(8) 整理、辦理。如:「治裝」、「治喪」、「整治行囊」。
(9) 疏通清理。如:「治水」、「治河」。
(1) 管理、統理。如:「治國」、「治理」、「統治」、「治家」。
(2) 處分。如:「治罪」、「處治」、「懲治」。
(3) 研究。如:「治學」、「治經」。
(4) 診療。如:「治病」、「醫治」、「無藥可治」、「不治死亡」。
(5) 太平的、安定的。如:「治世」、「治平」、「長治久安」。
(6) 政府機關所在地。如:「省治」、「縣治」。
(7) 經營。如:「治產」。
(8) 整理、辦理。如:「治裝」、「治喪」、「整治行囊」。
(9) 疏通清理。如:「治水」、「治河」。
【蓋】
(1) 遮覆、被覆。如:「覆蓋」、「掩蓋」、「蓋被子」。
(2) 用來掩覆的東西。如:「鍋蓋」、「鋪蓋」、「杯蓋」。
(3) 建築。如:「蓋房子」、「蓋停車場」。
(4) 加上去、加在前面。如:「蓋章」、「蓋手印」。
(5) 吹牛、胡扯。如:「亂蓋」、「少蓋了!」
(6) 超越。如:「蓋世奇才」。
(7) 人體的扁平骨頭。如:「膝蓋」。
(1) 遮覆、被覆。如:「覆蓋」、「掩蓋」、「蓋被子」。
(2) 用來掩覆的東西。如:「鍋蓋」、「鋪蓋」、「杯蓋」。
(3) 建築。如:「蓋房子」、「蓋停車場」。
(4) 加上去、加在前面。如:「蓋章」、「蓋手印」。
(5) 吹牛、胡扯。如:「亂蓋」、「少蓋了!」
(6) 超越。如:「蓋世奇才」。
(7) 人體的扁平骨頭。如:「膝蓋」。
【取】
(1) 拿。如:「取款」、「收取」、「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2)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3) 尋求。如:「取暖」、「取笑」、「自取滅亡」、「飲酒取樂」。
(4) 接受。如:「吸取」、「聽取」、「分文不取」。
(5) 得到。如:「取信於人」。
(1) 拿。如:「取款」、「收取」、「各取所需」、「探囊取物」。
(2) 選擇所需。如:「選取」、「錄取」、「取景」、「取道」、「取名」、「就地取材」。
(3) 尋求。如:「取暖」、「取笑」、「自取滅亡」、「飲酒取樂」。
(4) 接受。如:「吸取」、「聽取」、「分文不取」。
(5) 得到。如:「取信於人」。
【諸】
(1) 眾多、各個。如:「諸位」、「諸君」、「諸般」、「諸子百家」、「諸如此類」。
(2) 文言「之於」、「之乎」的合音字。如:「藏諸名山」、「付諸流水」、「反求諸己」、「付諸行動」。
(3) 代詞。通「之」。如:「公諸於世」。
(1) 眾多、各個。如:「諸位」、「諸君」、「諸般」、「諸子百家」、「諸如此類」。
(2) 文言「之於」、「之乎」的合音字。如:「藏諸名山」、「付諸流水」、「反求諸己」、「付諸行動」。
(3) 代詞。通「之」。如:「公諸於世」。
【此】
(1)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只天上有」。
(2)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地】
1.
(1)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2)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3)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4)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5)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6) 本質、底子。如:「質地」。
2.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1) 這、這個。如:「彼此」、「顧此失彼」、「此時此刻」、「此物最相思」、「此曲只應只天上有」。
(2) 這裡、這兒。如:「由此前進」、「到此為止」。
【地】
1.
(1)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2)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3)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4)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5)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6) 本質、底子。如:「質地」。
2.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養】
1.
(1) 照顧、撫育。如:「養育」、「撫養」、「養民」。
(2) 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如:「養魚」、「養蘭」、「養狗」。
(3) 修練。如:「修養」、「養氣」。
(4) 調護身體。如:「養病」、「養傷」。
(5) 對生長或保健有益的。如:「養分」、「養料」。
(6) 經認領撫育而沒有親生關係的。如:「養母」、「養子」。
(7) 維修。如:「養路」、「養護工程」。
(8) 扶持、資助。如:「以會養會」。
2.
奉侍親長。如:「奉養」、「子欲養而親不待」。
1.
(1) 照顧、撫育。如:「養育」、「撫養」、「養民」。
(2) 培植花木,或飼養動物。如:「養魚」、「養蘭」、「養狗」。
(3) 修練。如:「修養」、「養氣」。
(4) 調護身體。如:「養病」、「養傷」。
(5) 對生長或保健有益的。如:「養分」、「養料」。
(6) 經認領撫育而沒有親生關係的。如:「養母」、「養子」。
(7) 維修。如:「養路」、「養護工程」。
(8) 扶持、資助。如:「以會養會」。
2.
奉侍親長。如:「奉養」、「子欲養而親不待」。
【焉】
(1) 代名詞。用以表示指示,相當於「之」、「彼」、「這裡」。如:「心不在焉」。
(2) 豈、如何。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 語助詞。置於句末,表示肯定的語氣。相當於「也」、「矣」、「呢」。如:「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4) 詞綴。用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狀態,相當於「然」、「樣子」。如:「忽焉」、「休休焉」、「戚戚焉」。
(1) 代名詞。用以表示指示,相當於「之」、「彼」、「這裡」。如:「心不在焉」。
(2) 豈、如何。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 語助詞。置於句末,表示肯定的語氣。相當於「也」、「矣」、「呢」。如:「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4) 詞綴。用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狀態,相當於「然」、「樣子」。如:「忽焉」、「休休焉」、「戚戚焉」。
【故】
(1)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2)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3)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4)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5)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6)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7)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1)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2)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3)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4)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5)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6)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7)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曰】
(1) 說。用於文言文。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 稱為。用於文言文。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正】
1.
(1) 不偏斜的。如:「正午」、「正中」、「公正無私」。
(2) 合規矩的、合常理的。如:「端正」、「正經」、「正路」、「正道」。
(3) 恰巧、剛好。如:「正好」、「正巧」、「正值」、「正中下懷」。
(4) 表動作在進行中。如:「他正在讀書。」、「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
(5) 修改錯誤。如:「改正」、「訂正」、「糾正」。
(6) 純而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
(7) 肯定的。與「反」相對。如:「正面」、「正方」。
(8) 與「負」相對。如:「正數」、「正電」。
(9) 原本的、正式的。如:「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2.
正月:農曆的第一個月。如:「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歡度春節的時候。」
(1) 說。用於文言文。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 稱為。用於文言文。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正】
1.
(1) 不偏斜的。如:「正午」、「正中」、「公正無私」。
(2) 合規矩的、合常理的。如:「端正」、「正經」、「正路」、「正道」。
(3) 恰巧、剛好。如:「正好」、「正巧」、「正值」、「正中下懷」。
(4) 表動作在進行中。如:「他正在讀書。」、「外面正下著傾盆大雨。」
(5) 修改錯誤。如:「改正」、「訂正」、「糾正」。
(6) 純而不雜的。如:「純正」、「正紅色」。
(7) 肯定的。與「反」相對。如:「正面」、「正方」。
(8) 與「負」相對。如:「正數」、「正電」。
(9) 原本的、正式的。如:「正本」、「正職」、「言歸正傳」。
2.
正月:農曆的第一個月。如:「正月初一是中國人歡度春節的時候。」
【秋】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如:「秋天」、「秋季」、「秋收」、「秋色」、「秋雨」、「秋高氣爽」。
(2) 一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3) 時候。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1) 一年四季中的第三季。如:「秋天」、「秋季」、「秋收」、「秋色」、「秋雨」、「秋高氣爽」。
(2) 一年。如:「千秋萬世」、「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3) 時候。如:「多事之秋」、「危急存亡之秋」。
【所】
(1)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2)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3) 語助詞:
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
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4)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5) 量詞。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
(6) 所以:
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
B>為何、為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1)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2)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3) 語助詞:
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
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4)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5) 量詞。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
(6) 所以:
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
B>為何、為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西】
(1) 方位名。與「東」相對。如:「西方」、「西經」、「西半球」、「夕陽西下」。
(2) 歐美西方國家的。如:「西文」、「西餐」、「西語」、「西裝」、「西醫」。
(3) 泛指歐美各國。如:「中西交流」。
(4) 西班牙的簡稱。如:「西、葡兩國結盟」。
(5) 西席:指家塾老師。
(6) 歸西:指死亡。如:「好不容易得到姑姑的消息,她竟已歸西。」
(7) 西西: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一西西等於千分之一公升。或稱為「毫升」。
(1) 方位名。與「東」相對。如:「西方」、「西經」、「西半球」、「夕陽西下」。
(2) 歐美西方國家的。如:「西文」、「西餐」、「西語」、「西裝」、「西醫」。
(3) 泛指歐美各國。如:「中西交流」。
(4) 西班牙的簡稱。如:「西、葡兩國結盟」。
(5) 西席:指家塾老師。
(6) 歸西:指死亡。如:「好不容易得到姑姑的消息,她竟已歸西。」
(7) 西西:量詞。用於計算容量的單位。一西西等於千分之一公升。或稱為「毫升」。
【北】
(1)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2)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1) 方位名。與「南」相對。如:「北方」、「北極」、「漠北」、「北半球」、「北回歸線」、「北國佳麗」。
(2) 失敗。如:「敗北」、「屢戰屢北」、「追亡逐北」。
【陰】
(1) 泛指柔和之氣。與「陽」相對。如:「陰陽調和」。
(2) 月亮。如:「太陰」、「陰曆」。
(3) 日影。常用來指時間。如:「光陰」、「惜陰」。
(4) 黑暗、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陰暗」、「樹陰」。
(5) 天氣昏暗的。與「晴」相對。如:「陰天」、「陰雨」。
(6) 祕密的、不光明的。如:「陰謀」、「揭人陰私」。
(7) 險詐。如:「陰險」、「陰狠」。
(8) 女性的、柔性的。如:「陰性」、「陰柔」。
(9) 指死亡世界。如:「陰間」、「陰曹地府」。
(10) 女性的生殖器官。如:「外陰」、「陰部」、「女陰」。
(1) 泛指柔和之氣。與「陽」相對。如:「陰陽調和」。
(2) 月亮。如:「太陰」、「陰曆」。
(3) 日影。常用來指時間。如:「光陰」、「惜陰」。
(4) 黑暗、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陰暗」、「樹陰」。
(5) 天氣昏暗的。與「晴」相對。如:「陰天」、「陰雨」。
(6) 祕密的、不光明的。如:「陰謀」、「揭人陰私」。
(7) 險詐。如:「陰險」、「陰狠」。
(8) 女性的、柔性的。如:「陰性」、「陰柔」。
(9) 指死亡世界。如:「陰間」、「陰曹地府」。
(10) 女性的生殖器官。如:「外陰」、「陰部」、「女陰」。
【陽】
(1) 泛指一切剛盛之氣。與「陰」相對。如:「陽盛陰衰」。
(2) 太陽。如:「朝陽」、「陽光」。
(3) 人間。如:「陽世」、「回陽」、「陽壽」、「陽宅」。
(4) 雄性的、男性的、剛性的。如:「陽性」、「陽剛」、「陽剛之氣」。
(5) 偽裝、表面上。如:「陽奉陰違」。
(6) 男子的生殖器。如:「陽具」、「壯陽」、「陽萎」。
(1) 泛指一切剛盛之氣。與「陰」相對。如:「陽盛陰衰」。
(2) 太陽。如:「朝陽」、「陽光」。
(3) 人間。如:「陽世」、「回陽」、「陽壽」、「陽宅」。
(4) 雄性的、男性的、剛性的。如:「陽性」、「陽剛」、「陽剛之氣」。
(5) 偽裝、表面上。如:「陽奉陰違」。
(6) 男子的生殖器。如:「陽具」、「壯陽」、「陽萎」。
【薄】
1.
(1) 不厚的。如:「薄紙」、「薄冰」、「薄膜」。
(2) 稀疏的、淡的。如:「稀薄」、「薄霧」、「薄酒」。
(3) 微不足道的。如:「薄禮」、「薄面」、「微薄」。
(4)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5) 迫近、接近。如:「日薄西山」。
(6) 不尊重、輕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
2.
薄荷: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對生,長橢圓形而尖,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斑點。夏秋間,葉腋簇生紫色小花。其莖葉提煉出來的薄荷油及薄荷腦具有清涼的香味,一般可作為點心、糖果的調味料,並可製成驅風劑、芳香劑。如:「綠油精或白花油等提神劑,其中都含有薄荷成分。」
1.
(1) 不厚的。如:「薄紙」、「薄冰」、「薄膜」。
(2) 稀疏的、淡的。如:「稀薄」、「薄霧」、「薄酒」。
(3) 微不足道的。如:「薄禮」、「薄面」、「微薄」。
(4)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5) 迫近、接近。如:「日薄西山」。
(6) 不尊重、輕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
2.
薄荷: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對生,長橢圓形而尖,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斑點。夏秋間,葉腋簇生紫色小花。其莖葉提煉出來的薄荷油及薄荷腦具有清涼的香味,一般可作為點心、糖果的調味料,並可製成驅風劑、芳香劑。如:「綠油精或白花油等提神劑,其中都含有薄荷成分。」
【水】
(1)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2)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3)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1) 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冰水」、「熱水」、「水火無情」。
(2) 江、海、河流、湖泊的總稱。如:「漢水」、「洛水」、「水運」、「水路」。
(3) 汁、液。如:「墨水」、「藥水」、「橘子水」、「檸檬水」。
【勞】
1.
(1)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2)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3)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4)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2.
慰勉。如:「慰勞」、「勞軍」。
1.
(1)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2)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3)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4)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2.
慰勉。如:「慰勞」、「勞軍」。
【歸】
(1) 返回。如:「歸鄉」、「歸國」、「歸途」、「歸心似箭」。
(2) 還給。如:「歸還」、「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3) 湊併、聚合。如:「歸併」、「歸納」、「總歸」、「歸類」。
(4) 責任屬於。如:「這件事歸我管。」、「這道手續歸他辦。」
(5) 依附、順服。如:「萬眾歸心」、「眾望所歸」。
(6) 推向別人。如:「歸功」、「歸過」、「歸罪」。
(1) 返回。如:「歸鄉」、「歸國」、「歸途」、「歸心似箭」。
(2) 還給。如:「歸還」、「完璧歸趙」、「物歸原主」。
(3) 湊併、聚合。如:「歸併」、「歸納」、「總歸」、「歸類」。
(4) 責任屬於。如:「這件事歸我管。」、「這道手續歸他辦。」
(5) 依附、順服。如:「萬眾歸心」、「眾望所歸」。
(6) 推向別人。如:「歸功」、「歸過」、「歸罪」。
【終】
(1)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2)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3)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4)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5)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6)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1)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2)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3)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4)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5)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6)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始】
(1) 事情的起頭、開端。如:「開始」、「始終如一」、「周而復始」、「始料未及」。
(2) 最早的、最初的。如:「始祖」、「創始者」。
(3) 才、然後。如:「始見成效」、「始告完成」、「千呼萬喚始出來」。
(1) 事情的起頭、開端。如:「開始」、「始終如一」、「周而復始」、「始料未及」。
(2) 最早的、最初的。如:「始祖」、「創始者」。
(3) 才、然後。如:「始見成效」、「始告完成」、「千呼萬喚始出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