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專研古代三墳之典學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經、易理、易數、易術、易法、堪輿術、陰宅、陽宅、奇門遁甲、姓名學、紫微斗數、梅花易數、八字命理、七政四餘、黃帝內經、並且辯證秘訣真偽、一切學理依據全部符合『源、理、義、法、竅』學術程序。

2016年1月25日 星期一

【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

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
作者:術龍    04_avatar_middle   
-------------------------------------------------------------------------------------------------
原文內容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勞謙君子有終,吉。」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亢龍有悔。」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不出戶庭,无咎。」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直譯內容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然後起草與編寫眾多、各個他的樣子與模樣表面形態,相似他的有形體的東西適當與適合,事情因而稱呼這個外觀與狀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並且意識他的了解與領悟交流、往來、交往用做他的標準與法則行為規範,綁言詞與文詞如何用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與災禍,事情因而稱呼這個交錯。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說時間裡面這到達幽深難見卻未允許壞事犯罪的行為,說時間裡面這來到有所行為卻未允許沒有條理與秩序的,計劃與打算此然後講,商量與討論此然後有所行為,計劃與打算商量與討論用既有的與既定的他更改使改變。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表示、呼喊鳴聲高朗處於不光明的,他的聲音相應此,自己不確定喜愛或喜歡地位與封號,我同如此、這樣浪費這個。」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承諾與同意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非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不遵從與背離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所說的話表現與顯露於品格與修養施於人,從事開始於不遠漸漸顯現於距離不近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這個重要關鍵原由,重要關鍵原由的開始,光耀羞恥此最重要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此為何有所行為時間區域並行,能夠未小心與細心嗎。」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一樣品格與性情,先放聲大哭啼哭不停然後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此方法,有所選擇表現與顯露有所選擇交往與對待,有所選擇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有所選擇說話,兩樣的品格與性情一樣思想與意念,他的好處絕對堅固的,一樣思想與意念的言論,他的氣味好像花味清幽。」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開始、起源陰炁,假借需要表明與陳述自謙知識淺陋,沒有過失。」
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姑且或暫且失去眾多與各個地位與位置是值得的,假借此需要自謙知識淺陋,哪裡過失的存在,小心與細心到極點,提到自謙知識淺陋此當作內容微不足道的並且需要值得特別關切,小心與細心這個方法與策略尚可之去,那沒有地方違背與不合也。」
「勞謙君子有終,吉。」
「事功或功績不自滿正規的人存在結局或最後的時刻,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事功或功績然後未自誇,存在成效卻非恩惠,重視與推崇此到達並行,說話因為他的成效裡面品格與性情並行,修養與品行學說極與甚,行為規範學說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不自滿並行,使得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因為懷有與含有他所在的地方並行。」
「亢龍有悔。」
「傲首領或豪傑才俊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身分尊高到沒有職務與等級,超過一般標準的到沒有人,有才幹德識的人居於或處於裡面職務與等級到沒有扶助與幫助,對用有所行為到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同樣。」
  
「不出戶庭,无咎。」
「未策劃與擬定住家門牆內,沒有過失。」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隨便與任意此被成長與滋長並行,法度與制度說話當做職級,一國之主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底下的官員,官員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品格與修養,不確定所作所為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導致全部的,對用正規的人小心與細心周嚴與嚴謹的並且未表現與顯露並行。」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製易的人他洞悉與了解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嗎,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憑仗同樣是,壞人或邪惡的人的所作所為,成為若干倍的方法同樣是,正規的人的才能,壞人或邪惡的人若成為若干倍的方法正規的人的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強取此而已,動作的開始或持續態度冷淡與不親切動作凶惡與狠毒,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自誇此而已,態度冷淡與不親切躲與隱避教導與勸導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裝飾或打扮忍讓與原諒教導或勸導過分、過度、不恰當的,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的手段而已。」


主題:【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然後起草與編寫眾多、各個他的樣子與模樣表面形態,相似他的有形體的東西適當與適合,事情因而稱呼這個外觀與狀態。
專業者表達事實狀況存在因為漸漸推演展現時間裡面這奧秘程序變化,然後開始編寫眾多與各個他的樣子與模樣表面形態論述,歸類相似他的已有形體的東西歸屬出適當與適合定義法則,此事情因而稱呼這個外觀與狀態歸屬名稱定義法則。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並且意識他的了解與領悟交流、往來、交往用做他的標準與法則行為規範,綁言詞與文詞如何用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與災禍,事情因而稱呼這個交錯。
專業者表達事實狀況存在因為漸漸推演展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程序依據,並且意識他的了解與領悟出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三種程序用做他的標準與法則行為規範程序依據,如果綁定言詞與文詞專屬解釋如何用於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與災禍結果依據呢,此事情因而稱呼這個交錯炁動變化。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說時間裡面這到達幽深難見卻未允許壞事犯罪的行為,說時間裡面這來到有所行為卻未允許沒有條理與秩序的,計劃與打算此然後講,商量與討論此然後有所行為,計劃與打算商量與討論用既有的與既定的他更改使改變。
說到時間裡面這已到達深不可測奧秘程序卻未允許運用於壞事犯罪的行為,說時間裡面這來到有所行為機會卻未允許運用於沒有條理與秩序的作為,先有計劃與打算完善後然後才能講出,先有商量與討論完善然後才可有所行為,計劃與打算且商量與討論運用已既定方式讓他更改進而依序改變。

風澤中孚九二爻【風天小畜】稍微養成實力曰:「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表示、呼喊鳴聲高朗處於不光明的,他的聲音相應此,自己不確定喜愛或喜歡地位與封號,我同如此、這樣浪費這個。」
「一個人隨意表示與呼喊鳴聲高朗他的需求代表處於不光明的心思,他的聲音舉止已經暴露相應出來,他自己不確定喜愛或喜歡所追求地位與封號,我如同和他如此、這樣只會浪費這個機會而已。」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承諾與同意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老師說:「正規的人就算處於他的任何房間裡,一切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必然都是呈現正面的意義與舉止,就算離家去再遠地方一樣保持相同承諾原則與負責任的舉止態度,何況在近處或是與他相處呢。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非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不遵從與背離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如果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非正面的意義與舉止,就算離家去再遠地方一樣不會遵從他承諾原則與負責任的舉止態度,何況在近處或是與他相處呢。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所說的話表現與顯露於品格與修養施於人,從事開始於不遠漸漸顯現於距離不近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這個重要關鍵原由,重要關鍵原由的開始,光耀羞恥此最重要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此為何有所行為時間區域並行,能夠未小心與細心嗎。」
所說的話表現與顯露於一個人品格與修養水準,從事開始方式就可以看出其未來結果不用經過很久,一個人所說的話已經表現出自己品德舉止層次水準,正規的人重視這個重要關鍵原由依據,並且重視此重要關鍵原由的開始,重視榮耀與知道羞恥的差異此最重要的關鍵,所說的話必表現出品德舉止層次依據,正規的人有其能力運用時間與空間學術,能夠不更加小心與細心嗎。」
天火同人九五爻【澤火革】改變才能轉變曰:「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一樣品格與性情,先放聲大哭啼哭不停然後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
「一致品格與性情,因傷心放聲大哭啼哭不停然後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此方法,有所選擇表現與顯露有所選擇交往與對待,有所選擇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有所選擇說話,兩樣的品格與性情一樣思想與意念,他的好處絕對堅固的,一樣思想與意念的言論,他的氣味好像花味清幽。」
老師說:「正規的人運用方法,有所選擇表現與顯露與有所選擇交往與對待的不同方式,有所選擇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與有所選擇說話的不同時機,兩樣的品格與性情一致思想與意念,他的好處絕對堅固不移,一致思想與意念的言論,他的氣味好像花味清幽的真實一致性。」
澤風大過初六【澤地萃】聚集曰:「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開始、起源陰炁,假借需要表明與陳述自謙知識淺陋,沒有過失。」
「開始與起源於陰炁,假借您所追求需要來表明與陳述出自謙知識淺陋無知,如此就沒有過失。」
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姑且或暫且失去眾多與各個地位與位置是值得的,假借此需要自謙知識淺陋,哪裡過失的存在,小心與細心到極點,提到自謙知識淺陋此當作內容微不足道的並且需要值得特別關切,小心與細心這個方法與策略尚可之去,那沒有地方違背與不合也。」
老師說:「姑且或暫且失去您自己眾多地位或是位置認定是值得的,假借有此需要先表達自謙知識淺陋無知,哪裡會有過失的存在呢,小心與細心到極點,提到表達自謙知識淺陋無知此當作內容是微不足道的並且需要值得特別關切,小心與細心這個方法與策略尚可執行運用,那就沒有地方有違背與不合尊師重道規範也。」
地山謙卦九三爻【地山謙】不自滿曰:「勞謙君子有終,吉。」
「事功或功績不自滿正規的人存在結局或最後的時刻,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
「事情成功或是從事而有一點成績不自滿正規的人能保持到結局或最後的時刻,是美善的、是幸運的、是有利的。」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事功或功績然後未自誇,存在成效卻非恩惠,重視與推崇此到達並行,說話因為他的成效裡面品格與性情並行,修養與品行學說極與甚,行為規範學說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不自滿並行,使得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因為懷有與含有他所在的地方並行。」
老師說:「事情成功或是從事而有一點成績不自誇,存在是成效而不是恩惠給予的,要重視與推崇此到達並行方式標準,說話內容水準因為他的成效裡面產生品格與性情並行依據,修養與品行學說到底,行為規範學說自然產生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舉止,不會自滿同時呈現,使得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舉止因為懷有與含有他所在的地方依據同時呈現。」
乾為天上九爻【乾為天】堅強曰:「亢龍有悔。」
「傲首領或豪傑才俊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
「高傲首領或豪傑才俊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情況。」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身分尊高到沒有職務與等級,超過一般標準的到沒有人,有才幹德識的人居於或處於裡面職務與等級到沒有扶助與幫助,對用有所行為到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同樣。」
老師說:「自認身分尊高到沒有職務與等級匹配,自視超過一般標準到沒有人可以比較,自為有才幹德識的能力但居於或處於裡面職務與等級到沒有扶助與幫助作用,對用有所行為到事實面存在都呈現事後懊惱與追恨同樣發生。」
  
水澤節初九【水火既濟】執行反饋繼續程序沒有助於曰:「不出戶庭,无咎。」
「未策劃與擬定住家門牆內,沒有過失。」
「在未有策劃與擬定計劃方針還在住家門牆內範圍,應該沒有過失產生。」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隨便與任意此被成長與滋長並行,法度與制度說話當做職級,一國之主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底下的官員,官員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品格與修養,不確定所作所為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導致全部的,對用正規的人小心與細心周嚴與嚴謹的並且未表現與顯露並行。」
老師說:「隨便與任意此被成長與滋長同時呈現,法度與制度與說話要當做職級高低準則依據,一國之主者如果沒有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就會違背與不合制度下的官員遵守君臣之道依據,官員如果沒有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就會違背與不合對品格與修養要求依據,不確定所作所為準則如果沒有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就會導致全部的一系列錯誤產生,對用正規的人而言小心與細心周嚴與嚴謹在未完善之前不會表現與顯露呈現執行。」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製易的人他洞悉與了解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嗎,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憑仗同樣是,壞人或邪惡的人的所作所為,成為若干倍的方法同樣是,正規的人的才能,壞人或邪惡的人若成為若干倍的方法正規的人的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強取此而已,動作的開始或持續態度冷淡與不親切動作凶惡與狠毒,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自誇此而已,態度冷淡與不親切躲與隱避教導與勸導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裝飾或打扮忍讓與原諒教導或勸導過分、過度、不恰當的,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的手段而已。」
老師說:「編寫易書的人他洞悉與了解使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道理方式嗎,
易曰:『如果只是憑仗此時間打開空間學術將成為若干倍的聚寶盆方法,只會使得搶匪之心到達與來到,』
如果只是憑仗此時間打開空間學術同樣是,壞人或邪惡的人的所作所為工具,成為若干倍的聚寶盆方法同樣是,正規的人的才能學術工具,壞人或邪惡的人如果擁有若干倍的學術方法正規的人擁有的能耐,只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強取此而已,只會呈現態度冷淡與不親切動作凶惡與狠毒,只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自誇此而已,態度冷淡與不親切態度舉止來躲避教導與勸導只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裝飾或打扮忍讓與原諒敷衍教導或勸導過分、過度、不恰當的作為,
易曰:『如果只是憑仗此時間打開空間學術將成為若干倍的聚寶盆方法,只會使得搶匪之心到達與來到,』
只會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的手段得到學術工具而已。」


本文章單字單義如下:
【聖】
(1)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如:「聖人」、「神聖」。 
(2) 德行高尚、博通事理的人。如:「古聖先賢」。 
(3) 通稱在學識或技藝上有獨特見解、功夫的人。如:「詩聖」、「草聖」、「樂聖」、「畫聖」。 
(4) 尊稱君主。如:「面聖」、「聖上」。 
(5) 君主的。如:「聖旨」、「聖恩」、「聖訓」。 
(6) 宗教上對所崇拜的人事物的尊稱。如:「聖經」、「朝聖」、「聖母」。
【人】
(1) 有高度智慧和靈性的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2)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3)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4) 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5) 身體健康狀態。如:「她今天人不太舒服,所以請了一天病假。」

【有】
1.
(1)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2)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3)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4)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2.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以】
(1)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2) 以為:
A>當做。如:「原來是你,我還以為是姜先生呢!」
B>認為。如:「這辦法你以為如何?」 
(3)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4) 連詞。相當於「而」。如:「治世之音安以樂。」 
(5)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往」、「以東」、「以上」、「以下」。
【見】
1.
(1)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2) 拜會、訪問。如:「拜見」。 
(3) 會面。如:「接見」、「見客」。 
(4)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5)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6)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就裂」、「見風轉舵」。 
(7) 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如:「見笑」、「見棄」、「請別見怪」。 
2. 
顯露、顯出。通「現」。如:「發見」、「情見乎辭」。
【天】
(1) 日月星辰所羅列的空間,即天空。與「地」相對。如:「碧海青天」、「坐井觀天」、「頂天立地」、「天崩地裂」。 
(2) 自然。如:「天生」、「天性」、「天籟」、「天造地設」、「樂天知命」、「人定勝天」。 
(3) 日,一晝夜的時間。如:「昨天」、「今天」、「明天」、「一天」、「大後天」。 
(4) 白日或一日中的某一段時間。如:「五更天」、「三天三夜」。
(5) 氣候、季節。如:「天氣」、「晴天」、「春天」、「大熱天」、「下雨天」、「梅天」、「三伏天」。 
(6) 宇宙萬物的主宰。如:「怨天尤人」、「死生有命,富貴在天。」、「謀事在人,事在天。」 
(7) 宗教指神靈所住的世界。如:「升天」、「歸天」、「西天極樂世界」。 
(8) 重要、不可或缺的事物。如:「民以食為天」。 
(9) 數目極大。如:「天價」。 
(10)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天有二十四小時。如:「這項工作限你三十天完成。」
【下】
(1)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2) 降落。如:「下雨」、「下山」。 
(3)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4)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5)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6)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7)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8)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9)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之】
(1) 介詞。同「的」。如:「三分之一」、「在天之涯」。 
(2) 代名詞。用以代替人、事、物。如:「偶一為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 
(3) 指稱詞。此、這、這個。如:「之子于歸」。 
(4) 往。如:「事既如此,今欲何之?」 
(5) 語助詞。無義。如:「總而言之」。

【賾】 1907頁。
幽深難見。見“集韻”
【而】
(1) 連接詞:
A>並且。如:「富而有禮」、「秀外而慧中」。
B>然而、但是、卻,表示語義轉折。如:「不勞而獲」、「有名而無實」。
C>然後,表示語義承接。如:「學而時習之」。
D>才、始,表前後的動作。如:「破門而入」、「跨步而行」。 
(2) 用於形容詞或副詞的語尾,沒有意義。如:「忽而出現」。 
(3) 至、到。如:「自南而北」、「自壯而老」。 
(4) 以。如:「從今而後」、「自此而下」。 
(5) 若、如。如:「人而無信」。
【擬】
(1) 計劃、打算。如:「擬購」、「擬辦」、「擬赴約」。 
(2) 起草、編寫。如:「草擬」、「如擬」、「擬稿」。 
(3) 模仿、仿效。如:「模擬」、「擬人」。
【諸】
(1) 眾多、各個。如:「諸位」、「諸君」、「諸般」、「諸子百家」、「諸如此類」。 
(2) 文言「之於」、「之乎」的合音字。如:「藏諸名山」、「付諸流水」、「反求諸己」、「付諸行動」。 
(3) 代詞。通「之」。如:「公諸於世」。
【其】
(1) 代詞。他或他的。如:「聽其自然」、「各得其所」、「其貌不揚」、「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2) 那、那個。如:「其他」、「其中」、「其餘」。 
(3) 文言助詞,表示疑問的語氣。如:「豈其然乎?」 
(4) 尤其:特別的。如:「中橫公路沿途景色優美,尤其太魯閣到天祥一段更是美麗。」
【形】
(1) 樣子、模樣。如:「形狀」、「圓形」、「外形」。 
(2) 軀體。如:「形影不離」、「形單影隻」。 
(3) 狀況。如:「地形」、「形勢」。 
(4) 表現、顯現。如:「形諸於色」、「喜形於色」。 
(5) 比較。如:「相形之下」、「相形失色」。
【容】
(1) 包含。如:「容納」、「容量」、「容受」、「容身之處」。 
(2) 可以、允許。如:「不容」、「容許」。 
(3) 忍讓、原諒。如:「容忍」、「包容」、「寬容」。 
(4) 面孔、相貌。如:「面容」、「笑容」、「容貌」、「儀容」、「容顏」、「容光煥發」。 
(5) 表面形態。如:「陣容」、「臺北市容」。 
(6) 修飾、打扮。如:「女為悅己者容」。 
(7) 或許、也許。如:「容或有之」。
【象】
(1) 哺乳類動物。是陸地上最大的動物。產於印度、非洲等熱帶地區。力強,性溫和。皮厚,毛少,耳大,鼻長圓筒狀,能伸捲自如,有一對長門牙自口伸出。 
(2) 外觀、狀態。如:「形象」、「現象」、「氣象」、「星象」、「天象」。 
(3) 相似。通「像」。如:「相象」。 
(4) 意念針對的人或事物。如:「對象」。 
(5) 仿效、摹擬。如:「象形」、「象聲」。 
(6) 象徵:用具體有形的事物,表達抽象無形的意義。如:「玫瑰象徵愛情。」
【物】
(1) 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如:「萬物」、「事物」、「動物」、「物盡其用」、「物以稀為貴」。 
(2) 眾人。如:「遭人物議」、「物望所歸」。 
(3) 內容。如:「言之有物」、「空無一物」。 
(4) 訪求。如:「物色」。 
(5) 典章制度之類的東西。如:「名物」、「文物」。 
(6) 物理:
A>事物之理。
B>研究物體的性質、狀態、運動、變化等原理的學科。
【宜】
(1) 適當、適合。如:「適宜」、「宜人」。 
(2) 應該。如:「不宜張揚」、「不宜喧嚷」。 
(3) 相安、和順。如:「宜室宜家」。
【是】
(1)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2)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3)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4)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5)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6) 事情。如:「國是」。 
(7)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8)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故】
(1) 朋友、舊識。如:「故舊」、「沾親帶故」、「一見如故」。 
(2) 本來的、以前的。如:「故鄉」、「故有」、「故事」、「故交」、「故步自封」。 
(3) 死。如:「病故」、「身故」、「已故」。 
(4) 意外事件。如:「變故」、「交通事故」。 
(5) 原因。如:「緣故」、「因故缺席」、「不知何故」。 
(6) 有意的、存心的。如:「故意」、「明知故犯」、「故作鎮靜」。 
(7) 所以、因而。如:「他每天勤奮讀書,故有好成績。」
【謂】
(1) 稱呼。如:「稱謂」。 
(2) 告訴。如:「父謂子」。 
(3) 無謂:沒有道理、意義。如:「無謂之爭」、「無謂之事」、「無謂之舉」。 
(4) 無所謂:不在乎、不要緊。如:「誰先去都好,我無所謂。」
【動】
(1) 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或脫離靜止狀態。如:「運動」、「動靜得宜」、「風吹草動」、「牽一髮動全身」。 
(2) 有所行為。如:「動手」、「動員」、「動腦筋」、「動心思」。 
(3) 行為。如:「行動」、「動作」、「一舉一動」。 
(4) 心有所感。如:「感動」、「動心」、「動人」、「動怒」。 
(5) 開始做。如:「動工」、「動筆」、「動土」、「動身前往」。
(6) 動輒:每每、往往、屢次。如:「動輒得咎」。 
(7) 用在動詞之後,表示能力或效果。如:「提不動」、「你已經說動他了嗎?」
【觀】
1.
(1) 看。如:「觀賞」、「觀光」、「參觀」、「觀看」。 
(2) 景像、情景。如:「奇觀」、「景觀」、「外觀」、「恢復舊觀」。 
(3) 看法、意識。如:「觀念」、「主觀」、「人生觀」、「世界觀」。 
2.
(1) 道觀:道教的寺廟。 
(2) 小樓及其上之建築物。如:「樓觀」。
【會】
1.
(1) 聚合。如:「會齊」、「會合」、「會商」、「會談」。 
(2) 多數人的集聚活動。如:「茶會」、「晚會」、「紀念會」、「里民大會」。 
(3) 團體、組織。如:「工會」、「商會」、「同鄉會」。 
(4) 都市。如:「省會」、「都會」。 
(5) 見面。如:「會面」、「會見」。 
(6) 了解、領悟。如:「意會」、「體會」、「會錯意」、「心領神會」。 
(7) 能。如:「他會游泳。」、「只要努力,理想一定會實現。」 
(8) 可能。如:「他會去嗎?」、「會不會他已經先走了?」 
(9) 時機。如:「機會」。 
2. 
會計:
A>管理財務帳目。
B>負責管理財務帳目工作的人員。如:「她在一家私人公司擔任會計。」 
3. 
一會兒:片刻,短暫的時間。如:「他肚子很餓,一會兒就把便當吃完了。」
【通】
(1) 順暢、不阻塞。如:「通暢」、「通順」。 
(2) 使順暢。如:「通馬桶」、「通水管」。 
(3) 交流、往來、交往。如:「通信」、「流通」、「通商」、「通車」、「通航」、「互通有無」。 
(4) 全部、都。如:「通盤考量」、「通通上去」。 
(5) 明白、了解。如:「精通」、「通曉」、「通情達理」。 
(6) 報告、告知。如:「通知」、「通報」。 
(7) 普遍、適合一般人的。如:「通病」、「通行」、「通俗」、「通性」、「通稱」 
(8) 暗中勾結。如:「串通」、「勾通」。 
(9) 量詞:
A>計算文書、電訊的單位。如:「一通電話」、「三通電報」。
B>計算敲擊鐘鼓次數的單位。如:「擂鼓三通」。
【行】
1.
(1) 走。如:「步行」、「直行」、「寸步難行」。 
(2) 駕駛。如:「行車」、「行駛」。 
(3) 做、從事。如:「舉行」、「行醫」、「行善」、「行事」。 
(4) 可以。如:「行不行?」、「事情只要說明白就行了。」 
(5) 流通、通行。如:「流行」、「風行一時」。 
(6) 誇人能幹、幹練。如:「你真行!」 
(7) 人的動作。如:「行為」、「行動」。 
(8) 和出門在外有關的。如:「行蹤」、「行李」、「行程」。 
(9) 將要。如:「行將就木」。 
(10) 行書的簡稱。如:「行草」、「行楷」。 
2. 
表現品德的行為舉止。如:「品行」、「操行」、「德行」。 
3.
(1) 兄弟姊妹長幼的次序。如:「我在家中排行老三。」 
(2) 營業交易的機構。如:「銀行」、「商行」、「車行」、「分行」。 
(3) 列。如:「行列」、「行伍」、「字裡行間」。 
(4) 職業。如:「各行各業」、「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典】
(1) 可作為依據或規範的書籍。如:「字典」、「典籍」、「經典」、「法典」、「引經據典」。 
(2) 標準、法則。如:「典範」、「典型」。 
(3) 儀式、典禮。如:「大典」、「慶典」、「開幕典禮」。 
(4) 古書中可稱說的故事。如:「用典」、「典故」。 
(5) 主持。如:「典試」、「典獄長」。 
(6) 質押。如:「典當」、「典押」、「典賣」。
【禮】
(1)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2)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3)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4)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5)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6) 禮拜:
A>向神行敬拜禮。
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
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繫】
1.
(1) 聯綴、連接。如:「聯繫」、「維繫」。 
(2) 拴住、捆綁。如:「繫馬」、「繫頸」、「繫足」。 
(3) 懸掛、牽掛。如:「繫念」、「繫懷」、「繫掛」。 
(4) 捕捉、監禁。如:「繫俘」。 
2.
(1) 綁、結。如:「繫鞋帶」、「繫領帶」。 
(2) 佩飾。如:「她胸前繫了一朵花。」
【辭】
(1) 推讓。如:「辭卸」、「辭謝」、「推辭」。 
(2) 避開。如:「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3) 道別。如:「告辭」、「辭行」、「辭別」。 
(4) 解職。如:「辭職」、「辭退」。 
(5) 言詞、文詞。通「詞」。如:「言辭」、「措辭」。 
(6)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7) 辭世:死亡。如:「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8) 辭歲:除夕夜家人相聚團拜。
【焉】
(1) 代名詞。用以表示指示,相當於「之」、「彼」、「這裡」。如:「心不在焉」。 
(2) 豈、如何。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3) 語助詞。置於句末,表示肯定的語氣。相當於「也」、「矣」、「呢」。如:「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4) 詞綴。用於形容詞或副詞之後,表示狀態,相當於「然」、「樣子」。如:「忽焉」、「休休焉」、「戚戚焉」。
【斷】
(1) 分開、隔絕。如:「砍斷」、「中斷」、「斷絕」、「斷交」、「一刀兩斷」。 
(2) 判定。如:「斷案」、「診斷」、「當機立斷」。 
(3) 一定、絕對。如:「斷然」、「斷無此理」、「斷不可行」。
【吉】
(1) 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如:「吉祥」、「吉利」、「吉日」、「吉屋出租」、「吉人天相」、「良辰吉時」。 
(2) 美好祥瑞的事。如:「趨吉避凶」。
【凶】
(1) 惡、殘暴。如:「凶猛」、「凶殘」、「凶惡」、「凶狠」、「凶神惡煞」。 
(2) 殺害或殺傷人的行為。如:「行凶」。 
(3) 不祥、災禍。與「吉」相對。如:「凶信」、「凶兆」、「趨吉避凶」、「凶多吉少」。 
(4) 厲害、激烈。如:「他這次的病勢來得很凶,連醫生都沒把握能治好。」 
(5) 收成不好的、鬧饑荒的。如:「凶年」、「凶歲」。

【爻】 1268頁
1、交錯。
2、組成八卦的基本符號。--為陽爻,- -為陰爻。每卦從下到上,共六爻。
【言】
(1)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2)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3)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4)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至】
(1) 到達、來到。如:「由古至今」。 
(2) 極、甚、最高。如:「至情」、「至聖」、「至善」、「至多」、「至理名言」。 
(3) 表示轉折的語氣。如:「至於」。
【不】
(1)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2)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3)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可】
1.
(1) 允許。如:「許可」、「認可」。 
(2) 能夠、適宜。如:「可以」、「可口」、「可大可小」、「堅不可摧」。 
(3) 堪、值得。如:「可愛」、「可憐」、「可惜」、「可敬」、「可惡」、「可喜可賀」。 
(4) 但是。如:「可是」、「他雖笨,可很用功。」 
(5) 豈。如:「這可不是一場騙局?」 
(6) 表示語氣的加強。如:「他可神氣了!」、「這下子可慘了!」
(7) 疑問詞。如:「你可知道?」、「此話可當真?」、「你可曾想過?」 
(8) 美好的。如:「可人兒」。 
2. 
可汗(ㄎㄜˋㄏㄢˊ):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國對君主的稱呼。
【惡】
1.
(1) 壞、不好。與「善」相對。如:「惡人」、「惡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2) 醜。如:「醜惡」。 
(3) 凶狠。如:「惡犬」、「凶惡」、「惡毒」。 
(4) 壞事、犯罪的行為。如:「罪惡」、「作惡多端」、「惡貫滿盈」。 
2. 
討厭。如:「可惡」、「厭惡」、「深惡痛絕」。 
3. 
怎麼、何,表示疑問。通「烏」。如:「惡乎」。
【也】
(1) 同樣、並行。如:「他去,我也去。」、「這個問題我也碰過。」 
(2) 皆、全、都。如:「他什麼事也不做,真氣人!」、「我什麼也不知道,你就別再苦苦追問了。」 
(3) 尚可。表示讓步的口氣。如:「這樣也好」、「也只好如此了!」 
(4) 加強語氣詞。與「再」、「一點」等詞連用。如:「再也不敢」、「一點也不」。 
(5) 文言文助詞。
A>用在句末,表示判斷或說明的語氣。如:「然也!」
B>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感嘆的語氣。如:「何也?」、「悲也!」
C>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6) 表示轉折。如:「房間雖然不大,住起來倒也挺舒適的。」
【亂】
(1)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2) 混淆。如:「以假亂真」。 
(3)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4)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5)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後】
(1) 位置上。與「前」相對。如:「後面」、「背後」。 
(2) 時間上。與「先」相對。如:「先來後到」、「後來居上」。 
(3) 子孫。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議】
(1) 申述意見的言論。如:「建議」、「提議」、「博采眾議」。 
(2) 商量、討論。如:「商議」、「協議」、「議決」。 
(3) 批評、評論。如:「議論」、「評議」。
【成】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變】
(1) 更改。如:「變化」、「改變」、「演變」、「千變萬化」、「一成不變」。 
(2) 突發的事件。如:「兵變」、「九一八事變」。 
(3) 臨機應付的方法。如:「機變」、「通權達變」。 
(4) 變動的、變異的。如:「變數」、「變態」。
【化】
1.
(1) 勸導使性情變好。如:「感化」、「教化」、「潛移默化」。 
(2) 使改變。如:「化名」、「化妝」、「化險為夷」、「千變萬化」。 
(3) 消除。如:「化解」、「化痰止咳」。 
(4) 使物體形態改變。如:「液化」、「焚化」、「火化」、「融化」。 
(5) 化緣:佛家以能布施者為與佛有緣,故僧尼等求人布施財物稱為「化緣」。 
(6) 羽化:
A>昆蟲自蛹或稚蟲蛻變為成蟲時,稱為「羽化」。
B>稱得道成仙為「化」。 
(7) 接於名詞或形容詞之後,表示狀態的改變。如:「現代化」、「電腦化」、「科技化」、「平民化」、「自動化」。 
(8) 化學:研究物質結構、性質及變化過程之科學。 
2. 
化子:靠討飯、要錢過活的人。或稱為「乞丐」、「叫化子」。
【鳴】
(1) 昆蟲鳥獸的叫聲。如:「蟲鳴」、「雞鳴」、「春暖花香山鳥鳴」。 
(2) 表示、呼喊。如:「鳴謝」、「鳴冤」、「不平則鳴」。 
(3) 敲響、吹響。如:「鳴鐘」、「鳴金收兵」、「鳴鼓伸冤」、「鳴笛示警」。 
(4) 泛指一切發聲。如:「雷鳴」、「孤掌難鳴」。
【鶴】
(1) 一種鳥。頭小,頸、腳皆細長,高三尺餘,羽毛多呈白色或灰色。翅大善飛行,鳴聲高朗。多生活於沼澤或平原水際,以小魚、昆蟲和穀類為食。種類甚多,有白鶴、灰鶴、丹頂鶴等。如:「閒雲野鶴」、「鶴立雞群」。 
(2) 白色的。如:「鶴髮童顏」。
【在】
(1) 居於、處於。如:「在朝」、「在位」、「在職進修」。 
(2)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3) 依靠、決定於。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中。如:「我在聽音樂。」、「妹妹在唱歌。」 
(5)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6) 介詞:
A>表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
B>表處所。如:「人生在世」、「他今天不在家。」
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陰】
(1) 泛指柔和之氣。與「陽」相對。如:「陰陽調和」。 
(2) 月亮。如:「太陰」、「陰曆」。 
(3) 日影。常用來指時間。如:「光陰」、「惜陰」。 
(4) 黑暗、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如:「陰暗」、「樹陰」。 
(5) 天氣昏暗的。與「晴」相對。如:「陰天」、「陰雨」。 
(6) 祕密的、不光明的。如:「陰謀」、「揭人陰私」。 
(7) 險詐。如:「陰險」、「陰狠」。 
(8) 女性的、柔性的。如:「陰性」、「陰柔」。 
(9) 指死亡世界。如:「陰間」、「陰曹地府」。 
(10) 女性的生殖器官。如:「外陰」、「陰部」、「女陰」。
【子】
1.
(1) 地支的第一位。 
(2) 子時: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 
(3)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4) 後代。如:「子嗣」、「絕子絕孫」。 
(5)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魚子」、「瓜子」、「桃子」、「橘子」。 
(6)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7)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孔子」、「孟子」。 
2. 詞綴:
A>接名詞。如:「車子」、「房子」、「褲子」、「桌子」、「小孩子」。
B>接形容詞。如:「胖子」、「聾子」、「亂子」。
C>接量詞。如:「兩下子」、「兩碼子事」。
【和】
1.
(1)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2)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3)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4)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5) 連同。如:「和衣而眠」。 
(6)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7)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8)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2.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3.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4.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5.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6. 
暖和、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我】
第一人稱稱代詞。用於自稱。如:「我是一個小學生。」
【好】
1.
(1) 美善的、良善的。如:「好人」、「好東西」、「好景不常」、「花好月圓」。 
(2) 和睦、親愛。如:「友好」、「好朋友」、「好同學」。 
(3) 容易。如:「這事好辦!」、「那小娃兒好帶!」、「別擔心!這問題好解決。」 
(4) 完成。如:「做好了」、「寫好了」、「穿好了」、「想好了」。 
(5) 恢復健康。如:「病情好轉」、「頭痛好了」、「待身子一好,便登門拜訪。」 
(6) 很、非常。如:「好狠」、「好久」、「好冷」、「好厲害」、「好面善」。 
(7) 便於。如:「快準備行李,好早點上路。」、「請告知住址,我好去找你。」 
(8) 可以、應該。如:「只好如此」、「正好試試」。 
(9) 放在某些動詞、量詞或時間詞之前,具有強調作用或表示程度深的語氣。如:「好看」、「好笑」、「好些個」、「好幾處」、「好半天」、「好一會兒」。 
(10) 表示稱讚、或允許語氣。如:「好!就這麼辦。」、「好!這正合我意。」 
(11) 表示責備或不滿的語氣。如:「這下子可好了!事情是愈弄愈複雜了。」 
2. 
喜愛、喜歡。如:「好哭」、「好客」、「好大喜功」、「好逸惡勞」、「好學不倦」、「投其所好」。

【爵】
(1) 古代一種喝酒用的杯具。形狀略像雀,下有三隻腳。如:「玉爵」、「金爵」。 
(2) 封給貴族或功臣的地位、封號。如:「爵位」、「伯爵」、「公爵」。
【吾】
(1) 我。如:「吾人」、「吾輩」。 
(2) 我的。如:「吾友」、「吾妻」、「吾土吾民」。
【與】
1.
(1) 和、同、跟。如:「男與女」、「我與你」、「山與水」、「與民同樂」。 
(2) 給。如:「贈與」、「授與」、「付與」、「與人方便」。 
(3) 結交、交往。如:「人之相與,貴在誠信。」 
(4) 贊、助。如:「與人為善」。 
(5) 推舉、選拔。如:「選賢與能」。 
(6) 等待。如:「時不我與」。 
(7) 同類、朋黨。如:「民胞物與」。 
2. 
參加。如:「參與」、「與會」、「與賽」。
【爾】
(1) 你、你們。如:「爾等」、「爾輩」、「爾詐我虞」。 
(2) 如此、這樣。如:「果爾」、「不過爾爾」。 
(3) 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情態。如:「偶爾」、「率爾」、「卓爾出眾」。 
(4) 這、那。如:「爾時」、「爾處」、「爾日」。
【靡】
1.
(1) 倒下。如:「望風披靡」、「所向披靡」。 
(2) 沒有。如:「靡不稱慶」。 
(3) 奢侈。如:「奢靡」、「浮靡」、「靡麗」。 
(4) 衰弱不振的。如:「委靡」、「靡靡之音」。 
2.
(1) 浪費。通「糜」。如:「靡費」。 
(2) 腐敗。通「糜」。如:「生活靡爛」。
【曰】
(1) 說。用於文言文。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2) 稱為。用於文言文。如:「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君】
(1)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2)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3)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4)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5)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居】
(1) 住。如:「居住」、「世居」、「居無定所」。 
(2) 居住的處所。如:「新居」、「故居」、「安樂居」。 
(3) 處於。如:「居首」、「居於劣勢」、「居安思危」。 
(4) 存著、懷有。如:「他這樣做,到底居心何在?」 
(5) 儲存。如:「奇貨可居」。 
(6) 住宅、茶樓、飯館等場所的稱號用字。如:「蝸牛居」、「明湖居」、「東坡居」。 
(7) 任、當。如:「自居」、「官居一品」。 
(8)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的意思。如:「這題數學這麼簡單,你居然不會!」 
(9) 居士:
A>隱居的人。如:「鄉野居士」。
B>在家吃齋念佛的人。
【室】
(1) 屋子。如:「陋室」、「室內」、「室外」。 
(2) 房間。如:「寢室」、「臥室」、「教室」、「辦公室」。 
(3) 機關的單位部門。如:「人事室」、「公共關係室」。 
(4) 妻子。如:「妻室」、「正室」。 
(5) 皇帝的家族。如:「皇室」、「王室」、「漢室」、「唐室」。
【出】
(1) 由裡面去到外面。與「入」相對。如:「出門在外」、「足不出戶」。 
(2) 產生、發生。如:「出汗」、「出水痘」、「出毛病」、「出事了!」 
(3) 脫離、離開。如:「出家」、「出軌」、「出走」。 
(4) 給與、支付。如:「出錢」、「出納」、「量入為出」。 
(5) 表現、顯露。如:「出現」、「出洋相」、「水落石出」。 
(6) 超越。如:「出乎意料」、「容貌出眾」、「出人頭地」。 
(7) 發洩。如:「出氣筒」、「出了口怨氣」。 
(8) 到。如:「出席」、「出場」、「出勤」、「出庭」。 
(9) 策劃、擬定。如:「出計謀」、「出主意」、「出題目」。 
(10) 放在動詞之後,表示動作的效果。如:「拿出好成績」、「看出嚴重性」、「做出這等事」。
【善】
(1) 好的、正面的。如:「善惡」、「善行」、「善人」、「善事」。 
(2) 美好的事。如:「日行一善」、「為善最樂」、「隱惡揚善」。
(3) 專長於。如:「善於辭令」、「能歌善舞」、「英勇善戰」。 
(4) 熟悉的。如:「面善」。 
(5) 容易。如:「善忘」、「善變」、「多愁善感」、「善解人意」。 
(6) 待人親切。如:「和善」、「友善」、「善待」。 
(7) 收拾整理、辦理。如:「善後」。 

【則】
(1) 法度、制度。如:「原則」、「規則」、「法則」、「細則」。
(2) 模範。如:「以身作則」。 
(3) 即、就。如:「有過則改」、「飢則思食」。 
(4) 卻。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今則不然」。 
(5) 接數序詞後,表提頓。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6)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如:「一則消息」、「三則寓言」、「試題二則」、「新聞五則」。
【千】
(1) 數目字。百的十倍。大寫作「仟」。 
(2) 比喻眾多、多數。如:「千方百計」、「千言萬語」、「千頭萬緒」、「千山萬水」、「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里】
(1) 基層行政區域,設於鄰之上。如:「仁和里」。 
(2) 家鄉。如:「鄉里」、「故里」。 
(3) 量詞。用於計算長度的單位。古代以三百六十步為一里。公制一里等於一千公尺。
【外】
(1)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2)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3)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4)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5)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6)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應】
1. 
當、該。如:「應當」、「應該」、「應有盡有 
2.
(1) 回答。如:「應和」、「應對」、「回應」、「一呼百應」。 
(2) 承諾、同意。如:「答應」、「應承」、「應許」。 
(3) 對付、對待。如:「應付」、「應戰」、「隨機應變」。 
(4) 參加。如:「應徵」、「應考」、「應試」。 
(5) 配合。如:「應用」、「應景」、「應時」、「應運而生」。 
(6) 接受。如:「應邀」。
【況】
(1) 情形、狀態。如:「近況」、「情況」、「概況」、「實況」、「狀況」。 
(2) 比喻、譬喻。如:「以古況今」。 
(3) 連接詞。表示更進一層的語氣。如:「況且」、「何況」。
【邇】
(1) 近、不遠。如:「邇來」、「名聞遐邇」。 
(2) 接近、親近。如:「不邇聲色」。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乎】
(1) 文言助詞。表疑問的語氣。如:「欺天乎?欺人乎?」 
(2) 文言嘆詞。同「啊」。如:「天乎!人間竟有如此慘境!」 
(3) 介詞。同「於」。如:「異乎常情」、「超乎常人」、「合乎規定」、「出乎意料」。
【違】
(1) 不遵從、背離。如:「違背」、「違反」、「違法」、「違命」、「違犯」、「陽奉陰違」。 
(2) 離別、離開。如:「久違了!」
【身】
(1)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2)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3)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4)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5)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6)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7) 懷孕。如:「有身」、「身孕」。 
(8)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加】
(1) 增多。如:「增加」、「加班」、「加級」、「加倍」、「加薪」。 
(2) 算法上指兩數目的結合。如:「三加五等於八。」 
(3) 施。如:「加害」、「不加思索」、「特加注意」、「加以救援」。 
(4) 安放、冠上。如:「加冕」、「加上標記」。
【民】
(1) 人、百姓。如:「居民」、「國民」、「原住民」、「民為邦本」、「民不聊生」。 
(2) 與人民有關的。如:「民生」、「民權」、「民心」、「民意代表」。 
(3) 出於民間的。如:「民歌」、「民謠」、「民營公車」。
【發】
(1) 送出、付出。如:「發放」、「收發」、「發行」、「發給」、「發信」、「發電報」、「發薪水」。 
(2) 生長、產生。如:「發電」、「發芽」、「發音」、「味道發酸」。 
(3) 射擊。如:「發射」、「發箭」、「發炮」、「彈無虛發」。 
(4) 起程。如:「出發」、「朝發夕至」。 
(5) 開始、引起。如:「發動」、「發起」、「發端」。 
(6) 宣布、散布。如:「發布」、「發言」、「發表」、「發散」、「發放」。 
(7) 開展。如:「發展」、「發揮」、「發達」、「發揚光大」。 
(8) 使出現。如:「發現」、「發掘」。 
(9) 量詞:
A>計算槍、炮、子彈等數量的單位。如:「手槍裡還剩下四發子彈。」
B>計算槍、炮、子彈發射數量的單位。如:「射炮十二發」。
【見】
1.
(1) 看到。如:「看見」、「相見恨晚」、「見賢思齊」、「見死不救」。 
(2) 拜會、訪問。如:「拜見」。 
(3) 會面。如:「接見」、「見客」。 
(4) 看法。如:「見解」、「淺見」、「偏見」、「遠見」、「見仁見智」。 
(5) 漸漸顯現。如:「見效」、「日見興旺」、「他的病日見好轉。」 
(6) 遇到。如:「見水即溶」、「見風就裂」、「見風轉舵」。 
(7) 被。用在動詞前,表示被動。如:「見笑」、「見棄」、「請別見怪」。 
2. 
顯露、顯出。通「現」。如:「發見」、「情見乎辭」。
【遠】
1.
(1) 距離不近的。如:「遠方」、「遠客」、「遠路」、「遠水救不了近火」。 
(2) 不親近。如:「疏遠」、「遠親」。 
(3) 深奧。如:「深遠」、「言近旨遠」。 
2. 
遠離、避開。如:「遠嫌」、「遠小人」、「敬鬼神而遠之」。
【樞】
(1) 門戶的轉軸。如:「戶樞」。 
(2) 中心部分、重要關鍵。如:「中樞」、「道樞」、「樞紐」。
【機】
(1) 時宜、際會。如:「機會」、「趁機」、「良機」、「隨機應變」。 
(2) 靈巧。如:「機靈」、「機巧」、「機警」、「機智」。 
(3) 器械。如:「機器」、「電機」、「打字機」。 
(4) 飛機的簡稱。如:「機場」、「客機」、「戰鬥機」、「轟炸機」。 
(5) 祕密的、重要的。如:「機密」、「機要」。 
(6) 引起發動的原由。如:「動機」。
【榮】
(1) 事物茂盛、繁多。如:「繁榮」、「榮盛」、「欣欣向榮」。 
(2) 光耀的,覺得驕傲的。如:「榮耀」、「榮幸」、「榮任」、「榮獲」、「衣錦榮歸」。 
(3) 光耀。如:「引以為榮」、「榮華富貴」。
【辱】
(1) 羞恥。如:「恥辱」。 
(2) 使受到羞恥。如:「辱國」、「自辱人辱」。 
(3) 辜負、玷汙。如:「辱沒」、「辱命」。 
(4) 用在應酬的謙詞或敬詞。如:「辱蒙」、「辱承」、「辱臨」、「辱蒙惠顧」。
【主】
(1) 國君。如:「君主」、「兵強主尊」。 
(2) 主人。如:「地主」、「店主」、「主僕」、「東道主」。 
(3) 最重要的。如:「主要」、「主角」、「主將」、「主食」。 
(4) 掌管。如:「主宰」、「主管」、「主持」、「主政」。 
(5) 心裡對事情的定見或看法。如:「主見」、「主意」、「六神無主」。 
(6) 基督徒或回教徒稱其所信仰的神。如:「主耶穌」、「阿拉真主」。 
(7) 死人的牌位。如:「神主」、「木主」。
【所】
(1)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2)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3) 語助詞:
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
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4)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5) 量詞。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 
(6) 所以:
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
B>為何、為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慎】
小心、細心。如:「謹慎」、「慎重」。

【同】
(1) 一樣,沒有差異。如:「相同」、「同等」、「志同道合」。 
(2) 一齊。如:「共同」、「同學」、「同伴」、「同事」、「同居」、「同甘共苦」。 
(3) 聯合、聚集。如:「會同」、「率同」、「伙同」。 
(4) 和。如:「我同你一道去。」
【先】
(1) 時間或次序在前的。與「後」相對。如:「首先」、「事先」、「搶先一步」、「爭先恐後」、「先見之明」、「百善孝為先」。 
(2) 祖先。如:「不辱其先」。 
(3) 已逝的。如:「先父」、「先人」、「先烈」、「至聖先師」。
(4) 先生:
A>對一般人的敬稱。
B>對老師的尊稱。
C>妻子對別人稱自己的丈夫。
D>稱年長或有道德的人。
E>稱有醫、卜、星相各種技能的人。
【號】
1.
(1) 名稱。如:「國號」、「別號」、「外號」。 
(2) 命令。如:「號令」、「發號施令」。 
(3) 排定的次序。如:「編號」、「座號」。 
(4) 標誌、標記。如:「符號」、「記號」。 
(5) 樂團或軍隊所使用的喇叭。如:「號角」、「軍號」、「法國號」。 
(6) 商店。如:「寶號」、「公司行號」。 
(7) 物品的大小等級。如:「特大號」、「家庭號」。 
(8) 種、類。如:「像他這號人物,還是少惹為妙。」 
(9) 量詞。用於計算編定的人物數目的單位。如:「醫生今天已看了三十號病人,還剩下五號。」 
(10) 號外:報社因突發的重大事件,而臨時印發以讓大家迅速知道消息的小型報紙。 
2.
(1) 放聲大哭。如:「哀號」、「哭號」。 
(2) 拉長聲音呼叫。如:「呼號」、「鬼哭神號」。
【咷】 396頁。
小孩啼哭不停。見“說文”
【笑】
(1) 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如:「大笑」、「微笑」、「笑臉」、「笑容」、「笑口常開」。 
(2) 諷刺、譏嘲。如:「譏笑」、「嘲笑」、「冷笑」、「恥笑」、「五十步笑百步」。 

【道】
(1) 路途、途徑。如:「道路」、「街道」、「河道」、「鐵道」、「快車道」。 
(2) 說、談,或用言語表示心意、情意。如:「道賀」、「道歉」、「能言善道」。 
(3) 一種哲學的理想境界或思想、學說。如:「大道」、「得道」、「中道」。 
(4) 真理。如:「朝聞道,夕死可矣。」 
(5) 方法。如:「門道」、「頭頭是道」、「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6) 技藝。如:「烹調雖只是小道,可是沒有三五年的工夫,卻也很難出人頭地。」 
(7) 道士的簡稱。如:「貧道」、「老道」。 
(8) 道家:中國先秦時期的思想派別。以老子、莊子為代表,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 
(9) 道教:由東漢張陵創立,以尊奉元始天尊及太上老君為教祖的宗教,相傳可用符咒為人治病。 
(10) 量詞:
A>計算條狀物的單位。如:「三道黃線」、「一道閃電」。
B>計算有出口設施的單位。如:「兩道門」、「多道關卡」。
C>計算題目、命令等的單位。相當於「則」、「條」。如:「十道題目」、「下一道命令」。
D>計算工作次數的單位。如:「省一道手續」、「上了兩道油漆」。
E>計算菜餚的單位。如:「總共有十二道菜。」
【或】
(1) 表示不確定,有所選擇。如:「或者」、「或許」。 
(2) 代稱某人、有人。如:「或曰」、「或貴或賤」。 
(3) 有的,虛指某事物。如:「或多或少,總有些出入。」
【處】
1.
(1) 地方、場所。如:「各處」、「住處」、「通信處」。 
(2) 事物的部分。如:「好處」、「長處」、「用處」。 
(3) 機關團體的組織單位。如:「人事處」、「訓導處」、「總務處」。 
2.
(1) 置身。如:「處境」、「設身處地」、「處變不驚」。 
(2) 辦理。如:「處理」。 
(3) 對有過失的人加以制裁。如:「處分」、「處罰」。 
(4) 交往、對待。如:「相處」、「和平共處」。 
(5) 決斷。如:「處決」、「處斷」。 
(6) 男子在家未出仕或女子未出嫁的。如:「處士」、「處子」、「處女」。
【默】
(1) 沉靜無聲或不出聲。如:「默讀」、「默念」、「默默無語」。
(2) 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如:「默許」、「默認」。 
(3) 憑記憶寫出。如:「默寫」、「默書」。 
(4) 幽默:言行風趣。如:「適時的幽默可以調劑身心。」
【語】
(1)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2)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3)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4)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二】
(1) 自然數的第二位。大寫作「貳」,阿拉伯數字作「2」。 
(2) 數目是二的。如:「二人」、「二部曲」、「二百元」。 
(3) 次第是二的。如:「老二」、「二姊」、「二手貨」、「二房東」、「二等兵」。 
(4) 兩樣的。如:「不二價」、「三心二意」、「說一不二」。 

【心】
(1) 心臟:內臟之一。主管體內血液循環的器官。 
(2) 思想、意念。如:「愛心」、「良心」。 
(3) 腦海。如:「心思」、「心想事成」。 
(4) 感情、情緒。如:「心情」、「心平氣和」。 
(5) 物體的中央、內部。如:「圓心」、「掌心」。
【利】
(1) 好處、益處。如:「私利」、「利益」、「福利」、「利令智昏」、「有利有弊」。 
(2) 銳。如:「利劍」、「鋒利」、「銳利」。 
(3) 從本金生出的子錢。如:「利息」、「紅利」、「利潤」、「連本帶利」。 
(4) 方便、有好處。如:「便利」、「利人利己」、「損人不利己」。 
(5) 吉祥、順利。如:「大吉大利」。
【金】
(1) 化學元素。符號為Au。金屬元素之一,質地柔軟,延展性大,可與銀、銅等合金製成裝飾品。因為顏色黃澄,一般稱為「黃金」。 
(2) 金屬的泛稱。如:「五金」、「合金」。 
(3) 錢。如:「金額」、「你身上有多少現金?」 
(4) 比喻寶貝、寶貴的。如:「金孫」、「金口」、「金玉良言」、「金科玉律」。 
(5) 比喻堅固的。如:「金石盟」、「固若金湯」。 
(6) 顏色澄黃,像金子的顏色。如:「金魚」。 
(7) 朝代名。
【臭】
1.
(1) 難聞的氣味。與「香」相對。如:「口臭」、「銅臭」、「汗臭」。 
(2) 味道難聞的。如:「臭汗」、「好臭啊!」 
(3) 惡名,不好的名聲。如:「臭氣沖天」、「臭味相投」、「遺臭萬年」。 
(4) 醜惡的、令人厭惡的。如:「臭事」、「臭名」、「你別擺臭架子!」、「她整天擺著一張臭臉。」 
(5) 狠狠的。如:「臭罵」、「臭打」。 
2.
(1) 氣味。如:「水是一種無色無臭的液體。」、「臭味相投」。 
(2) 聞。通「嗅」。如:「你臭到什麼味道了嗎?」
【如】
(1) 似、好像。如:「果真如此」、「吹氣如蘭」、「愛人如己」、「數十年如一日」。 
(2) 依照。如:「如期舉行」、「如約前來」、「如法炮製」、「如願以償」。 
(3) 及、比得上。如:「遠親不如近鄰」。 
(4) 往、到。如:「如廁」。 
(5) 假若、若是。:「如果」、「假如」、「如不克前來,請提早通知。」 
(6) 表示舉例之詞。如:「比如」、「例如」、「譬如」。 
(7) 表示狀況的語助詞。相當於「然」。如:「突如其來的打擊,令人無法承受。」
【蘭】
(1) 蘭花: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多數叢生,細長而尖,平行脈。花莖自葉中抽出,花味清幽。品種甚多,如素心蘭、報歲蘭、美齡蘭等。 
(2) 蘭草:多年生草本植物。莖高一公尺半,葉對生、平滑,葉緣有鋸齒,全株有香氣。秋日開花,花色淡紫,可供觀賞。生於山野、河邊等地。或稱為「香草」。
【初】
(1) 開始、起源。如:「初始」、「起初」、「年初」、「和好如初」。 
(2) 等級最低的。如:「初中」、「初級」、「初等」。 
(3) 第一次的。如:「初次」、「初版」、「初試啼聲」。 
(4) 剛剛。如:「初出茅廬」、「初生之犢不畏虎」。 
(5) 起頭的、剛開始的。如:「初秋」、「初衷」。
【六】
(1) 自然數的第六位。大寫作「陸」,阿拉伯數字作「6」。 
(2) 數目是六的。如:「六人」、「六親」、「六畜興旺」。
【藉】
1.
(1) 依賴。如:「依藉」、「憑藉」、「慰藉」。 
(2) 假借。如:「藉口」、「藉故」、「藉機」。 
2. 
狼藉:雜亂的樣子。如:「杯盤狼藉」。
【用】
(1) 使用。如:「用人」、「任用」、「運用」、「用兵」。 
(2) 功能、效果。如:「功用」、「器用」、「作用」、「效用」。
(3) 吃、飲。如:「用飯」、「用菜」、「用茶」、「用湯」、「用餐」。 
(4) 花費的錢財。如:「家用」、「零用」、「花用」、「用度」。
(5) 付出、施行。如:「用情」、「感情用事」、「用盡心機」。 
(6) 需要。如:「你不用去!」、「這件事不用你插手!」 
(7) 可供使用的、應用的。如:「用品」、「用具」、「用途」、「用處」。 
(8) 用功:認真學習。如:「用功讀書」、「努力用功」。 
(9) 用意:存心、意圖。如:「你的用意何在?」
【白】
(1) 素淨,如雪、牛奶的顏色。如:「白雪」、「乳白」、「白報紙」、「白色的花」。 
(2) 清楚、明白。如:「真相大白」、「含冤莫白」。 
(3) 日間、光明。如:「白天」、「白晝」、「東方發白」、「月白風清」。 
(4) 淺顯的。如:「白話」、「淺白」。 
(5) 空無所有。如:「交白卷」、「白手起家」。 
(6) 徒然。如:「白搭」、「白說」、「白跑一趟」、「白忙一場」、「白白的浪費這多人力,真可惜!」 
(7) 坦率。如:「只要你坦白說出真相,我不會怪你的。」 
(8) 戲劇中的對話。如:「對白」、「道白」、「旁白」。 
(9) 不付出代價而得到的。如:「白吃白喝」、「白看了一場電影。」 
(10) 表明、陳述。如:「自白」、「告白」。
【茅】
(1) 茅草: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橫走,莖細,各節具有白色短細毛。春季先開花後生葉。葉似稻。圓柱形白色穗狀花序。穎果密生白色長軟毛,能隨風遠布。葉子可以製繩子、織席、修蓋屋頂等。地下嫩莖味甜可食。 
(2) 茅房:大小便的地方。如:「他上茅房去了。」 
(3) 茅塞:自謙知識淺陋未開。如:「茅塞頓開」。
【無】
1.
(1) 沒有。如:「無用」、「無情」、「無辜」、「無中生有」、「無風不起浪」、「無事不登三寶殿」。 
(2) 不。如:「無記名投票」。 
(3) 不論。如:「無論」、「事無大小」。 
2. 
南無:佛教用語,合掌稽首,禮敬的意思。如:「南無阿彌陀佛」。(音讀為ㄋㄚˊ ㄇㄛˊ。) 

【咎】
(1) 災禍。如:「咎由自取」。 
(2) 過失。如:「引咎辭職」、「難辭其咎」、「動輒得咎」。 
(3) 責罰、怪罪。如:「既往不咎」。
【苟】
(1) 隨便、草率。如:「一絲不苟」、「不苟言笑」、「不敢苟同」。 
(2) 姑且、暫且。如:「苟安」、「苟全」、「苟活」、「苟延殘喘」。 
(3) 假如。如:「苟非其人」、「苟若有之」。 
(4) 苟且:
A>只顧眼前,得過且過。如:「苟且偷生」。
B>胡亂之事。如:「男女苟且」。
C>敷衍了事。如:「因循苟且」。 

【錯】
(1) 失誤、不對的。如:「錯字」、「錯誤」、「改錯」。 
(2) 壞的。如:「他們的交情不錯。」 
(3) 雜亂。如:「錯亂」、「錯落其間」。 
(4) 相互交雜。如:「犬齒交錯」、「盤根錯節」。 
(5) 失去。如:「錯過機會」。 
(6) 磨刀石。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
【地】
1.
(1) 泛稱地球的表面。如:「土地」、「大地」、「高地」、「荒地」、「耕地」、「地盡其利」。 
(2) 場所。如:「目的地」、「所在地」、「根據地」、「發祥地」。 
(3) 區域。如:「本地」、「外地」、「臺灣各地」。 
(4) 地位、位置。如:「設身處地」、「不留餘地」、「易地而處」。 
(5) 本性、心思、意志的領域。如:「見地」、「心地」。 
(6) 本質、底子。如:「質地」。 
2. 
語助詞。置於副詞之後。同「的」。如:「慢慢地吃」、「好好地寫」。
【矣】
語助詞:
A>表示肯定的語氣。如:「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B>表示已然的語氣。如:「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何】
(1) 疑問詞:
A>什麼。如:「何人」、「何年何月」、「有何相干」。
B>為什麼。如:「何必」、「何樂不為」。
C>哪裡。如:「何去何從」、「子欲何往?」 
(2) 嘆詞。多麼,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多」、「何其不幸」。 
(3) 副詞。豈、怎麼。如:「何只」、「何足掛齒」。
【夫】
1.
(1) 成年男子的通稱。如:「懦夫」、「匹夫之勇」、「千夫所指」、「一夫當關,萬夫莫敵。」 
(2) 丈夫、先生。如:「夫妻」、「夫家」、「夫婿」、「前夫」、「亡夫」、「夫唱婦隨」。 
(3) 指從事某種勞動的人。如:「農夫」、「漁夫」、「挑夫」、「樵夫」。 
(4) 夫子:
A>舊時對老師的敬稱。在論語一書中專指孔子。如:「孔夫子」。
B>舊時婦人稱丈夫為「夫子」。 
2.
(1) 文言發語詞,具提示作用。如:「夫國君好仁,天下無敵。」 
(2) 語助詞。表示感嘆。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為】
1.
(1) 做。如:「事在人為」、「為人父母」、「為所欲為」、「為善不欲人知」。 
(2) 當作。如:「視為」、「為主」、「為首」。 
(3) 變成。如:「成為」、「化整為零」、「化悲憤為力量」。 
(4) 是。如:「天下為公」、「失敗為成功之母」。 
(5) 發展、潛力。如:「年輕有為」、「大有可為」。 
(6) 被。如:「為人所害」、「為人所景仰」、「為人所信任」、「為人所擁戴」。 
(7) 表示程度或範圍的廣大,加強語氣。如:「大為不滿」、「甚為信任」、「尤為出色」。 
2.
(1) 替、幫。如:「為人服務」、「為國爭光」、「為人作嫁」。 
(2) 疑問原因。如:「為何你不答應?」、「他為什麼不去?」 
(3) 為了,表示行動的目的。如:「為正義而戰」、「為了年邁的父母,他放棄了出國進修的機會。」 

【薄】
1.
(1) 不厚的。如:「薄紙」、「薄冰」、「薄膜」。 
(2) 稀疏的、淡的。如:「稀薄」、「薄霧」、「薄酒」。 
(3) 微不足道的。如:「薄禮」、「薄面」、「微薄」。 
(4) 不敦厚。如:「刻薄」、「薄情」。 
(5) 迫近、接近。如:「日薄西山」。 
(6) 不尊重、輕視。如:「厚此薄彼」、「妄自菲薄」。 
2. 
薄荷: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對生,長橢圓形而尖,邊緣有鋸齒,葉背有細斑點。夏秋間,葉腋簇生紫色小花。其莖葉提煉出來的薄荷油及薄荷腦具有清涼的香味,一般可作為點心、糖果的調味料,並可製成驅風劑、芳香劑。如:「綠油精或白花油等提神劑,其中都含有薄荷成分。」
【重】
1.
(1) 物體承受地心引力的大小。如:「體重」、「重量」、「物重」、「淨重」。 
(2) 物體的分量大。與「輕」相對。如:「小明比我重兩公斤。」 
(3) 要緊的。如:「重鎮」、「庫房重地」。 
(4) 劇烈的。如:「重病」、「重藥」。 
(5) 濃厚的。如:「口味重」、「顏色重」。 
(6) 尊敬。如:「尊重」、「敬重」。 
(7) 特別關切。如:「重視」、「重文輕武」、「重男輕女」。 
2.
(1) 再、另。如:「重來」、「重新」、「重遊故地」。 
(2) 相同的。如:「重號」、「重複」。 
(3) 量詞。用於計算相疊、累積物的單位。如:「九重天」、「千重山」、「萬重水」。
【斯】
(1) 指示代名詞。這、這裡、這個。如:「生於斯,長於斯。」 
(2) 乃、則。如:「有目斯能視,有耳斯能聽。」 
(3) 斯文:形容人的舉止行為十分文雅有禮。如:「他舉止斯文,風度翩翩。」
【術】
(1) 技法、技藝。如:「美術」、「武術」、「技術」。 
(2) 方法、策略。如:「戰術」、「權術」。 
(3) 專業的。如:「術語」。
【往】
(1) 去。如:「來往」、「往返」。 
(2) 歸向。如:「嚮往」、「神往」。 
(3) 過去的。如:「往事」、「過往雲煙」、「往日情懷」。 
(4) 人際的往來、交際。如:「交往」。 
(5) 向。如:「往前」、「往後」。 
(6) 往往:每每、常常。如:「每逢假日他往往會帶著家人出去郊遊。」 

【失】
(1)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2)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3)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4)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5)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6)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7)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8)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勞】
1.
(1)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2)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3)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4)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2. 
慰勉。如:「慰勞」、「勞軍」。
【謙】
不自滿。如:「謙和」、「謙沖」、「謙虛」、「謙讓」、「謙謙君子」。
【終】
(1) 結束。如:「終結」、「終止」、「樂曲終了」、「曲終人散」。 
(2) 死亡。如:「送終」、「善終」、「臨終」。 
(3) 結局、最後的時刻。如:「年終」、「有始有終」、「自始至終」。 
(4) 最後的、最末的。如:「終點」、「終站」。 
(5) 到底、畢竟。如:「終究」、「終歸」、「終於」。 
(6) 從開始到末了一整段時間。如:「終年」、「終日」、「終生」、「終夜」。
【伐】
(1) 砍。如:「砍伐」、「伐木」。 
(2) 征討。如:「征伐」、「討伐」、「北伐」、「黨同伐異」。 
(3) 自誇。如:「伐善施勞」。
【功】
(1) 功勞、功績。如:「記功」、「功臣」、「豐功偉業」、「歌功頌德」、「勞苦功高」、「功不可沒」、「好大喜功」、「小兵立大功」。 
(2) 成效。如:「成功」、「功效」、「事半功倍」、「徒勞無功」。 
(3) 為完成某事,所投注的心力。如:「用功」、「下苦功」。 
(4) 事業。如:「事功」、「功業」、「功成名就」、「功敗垂成」。 
(5) 功夫:
A>武術。如:「功夫演員」、「功夫皇帝」、「中國功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
B>空閒、時間。如:「有話快說,我可沒功夫陪你!」、「不到一會兒功夫,他就把試題寫完了。」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
C>努力的程度。如:「他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把電腦學好。」或作「工夫」。(音讀為ㄍㄨㄥ ˙ㄈㄨ。)
【德】
(1)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德行」、「公德」、「四維八德」。 
(2)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道德」、「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3) 恩惠。如:「大恩大德」。 
(4)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5)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厚】
(1) 扁平物體表面與底部間的距離。如:「厚度」、「這塊木板約有三寸厚。」 
(2) 不薄的。如:「厚脣」、「厚書」、「厚紙板」、「天高地厚」。 
(3) 深、濃。如:「酒味厚」、「隆情厚誼」。 
(4) 多、大。如:「厚利」、「厚禮」、「厚望」。 
(5) 不刻薄。如:「厚道」、「敦厚」、「仁厚」、「寬厚」、「忠厚老實」。 
(6) 重視、推崇。如:「厚此薄彼」、「厚古薄今」。
【語】
(1)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2)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3)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4)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者】
(1) 人或事物的代稱。如:「讀者」、「記者」、「作者」、「好事者」。 
(2) 文言助詞,用於句中,表示語氣略作停頓。如:「禮義廉恥者,四維也。」 
(3) 文言助詞,用於句末,表示語氣結束。如:「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盛】
1.
(1) 興旺、繁茂。如:「旺盛」、「茂盛」、「生意興盛」、「桃花盛開」。 
(2) 熱鬧的、大規模的。如:「盛事」、「盛會」、「盛舉」、「盛況空前」。 
(3) 濃厚的。如:「盛意」、「盛情難卻」。 
(4) 豐富。如:「盛宴」、「盛產」。 
(5) 華麗。如:「盛裝」。 
(6) 極、甚。如:「盛怒」、「盛讚」、「盛誇」。 
2.
(1) 以容器裝東西。如:「盛飯」、「盛湯」。 
(2) 容納。如:「鍋裡的湯太多了,這隻大碗盛不了。」
【禮】
(1) 人類的行為規範。如:「禮俗」、「禮節」、「禮法」、「禮儀」。 
(2) 表示尊敬的態度或行為。如:「禮貌」、「敬禮」、「行禮」、「禮賢下士」。 
(3) 儀式。如:「典禮」、「喪禮」、「成人禮」、「成年禮」。 
(4) 贈送人家的物品。如:「禮物」、「獻禮」、「送禮」、「禮金」、「禮餅」。 
(5) 尊敬、厚待。如:「禮遇」、「禮聘」。 
(6) 禮拜:
A>向神行敬拜禮。
B>基督徒於星期日集會,敬拜上帝的儀式。如:「星日是基督徒做禮拜的日子。」
C>一個星期為一禮拜,星期日為禮拜日。如:「下個禮拜開始期中考。」
【恭】
(1) 態度敬慎、謙和有禮。如:「恭敬」、「恭讀」、「恭順」、「恭迎大駕」。 
(2) 祝賀。如:「恭喜」、「恭賀」。 
(3) 大小便。如:「出恭」。
【謙】
不自滿。如:「謙和」、「謙沖」、「謙虛」、「謙讓」、「謙謙君子」。
【致】
(1) 給。如:「致送」、「致贈」。 
(2) 招引。如:「招致」、「致禍」。 
(3)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4) 竭盡、盡力。如:「致力」。 
(5)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6) 獲得。如:「致富」。 
(7) 使得。如:「導致」、「以致」。
【存】
(1) 在、活著。如:「存在」、「生存」、「存活」。 
(2) 保留。如:「保存」、「存疑」、「去蕪存菁」、「碩果僅存」。 
(3) 積聚。如:「積存」、「存款」、「存貨」。 
(4) 寄放。如:「存放」、「存物箱」。 
(5) 懷有、含有。如:「存心」、「心存善念」。
【位】
(1) 表示所在的地方。如:「座位」、「方位」、「位置」。 
(2) 處、在。如:「中國位於亞洲的東南方。」 
(3) 職務、等級。如:「職位」、「地位」、「爵位」、「甲等體位」。 
(4) 數字的位置。如:「個位」、「位數」。 
(5) 量詞。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多含敬意。如:「十位客人」、「五位老師」。 

【亢】
1.
(1) 高。如:「高亢」。 
(2) 傲。如:「不卑不亢」。 
(3) 極、過甚。如:「亢旱」、「亢進」。 
2. 
脖子、咽喉。如:「扼其亢」、「絕亢而死」。
【龍】
(1) 傳說中的動物。頭生角、鬚,身似大蛇,有鱗、爪,能飛天、潛水,忽來忽去,有雲相襯。 
(2) 古代用以比喻君王。如:「龍袍」、「龍體」、「真龍天子」。
(3) 借指首領或豪傑才俊。如:「人中之龍」、「臥虎藏龍」。 
(4) 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巨大的動物。如:「恐龍」、「雷龍」。
(5) 龍舟:龍形的船。通常在端午節舉行划船比賽時使用。如:「大家一起去看龍舟比賽。」
【悔】
事後懊惱、追恨。如:「後悔」、「悔恨」、「悔過」、「悔不當初」。
【貴】
(1) 價值高的。如:「貴重」、「昂貴」、「賤買貴賣」。 
(2) 身分尊高。如:「尊貴」、「貴族」、「貴賓」。 
(3) 敬辭。如:「貴姓」、「貴國」、「貴寶地」。 
(4) 注重、重視。如:「人貴自立」、「難能可貴」。 
(5) 地位高的人。如:「權貴」。
【高】
(1) 與「低」相對:
A>物體豎立時上下的長度。如:「身高」、「高度」。
B>高度的比較。如:「彼山還比此山高」。
C>多的價錢、指數等。如:「高價」、「高檔」、「高額」。
D>上下距離遠的或離地面遠的。如:「山高水深」、「高樓大廈」。 
(2) 高的地方。如:「居高臨下」、「登高望遠」。 
(3) 超過一般標準的。如:「高手」、「高級」。 
(4) 聲音激昂。如:「高歌」、「高聲」。 
(5) 敬稱他人的事物。如:「高見」、「高足」。
【賢】
(1) 具善良美德的。如:「賢慧」、「賢淑」、「賢妻良母」。 
(2) 有才幹德識的人。如:「聖賢」、「先賢」、「見賢思齊」、「選賢與能」。 
(3) 對輩分相同或較低的人的敬稱。如:「賢弟」、「賢內助」。 
(4) 勝過。如:「君賢於眾人。」
【在】
(1) 居於、處於。如:「在朝」、「在位」、「在職進修」。 
(2) 存、存活。如:「健在」、「青山長在」、「精神永在」。 
(3) 依靠、決定於。如:「事在人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4)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中。如:「我在聽音樂。」、「妹妹在唱歌。」 
(5) 與「所」連用,表示強調。如:「在所不惜」、「在所不辭」、「在所難免」。 
(6) 介詞:
A>表時間。如:「他喜歡在晚上看書。」
B>表處所。如:「人生在世」、「他今天不在家。」
C>表範圍。如:「在心理學方面,他是個專家。」
【輔】
扶助、幫助。如:「輔助」、「輔佐」、「輔導」、「相輔相成」。
【戶】
(1) 門、窗。如:「門戶」、「窗戶」。 
(2) 住家。如:「戶籍」、「住戶」、「家家戶戶」。 
(3) 門第,家族的身分地份。如:「門當戶對」。 
(4) 與帳務有關的個人或團體。如:「帳戶」、「戶頭」、「存戶」。 
(5) 量詞。用於計算住家數量的單位。如:「一戶人家」、「五百戶住家」。
【庭】
(1) 門牆內,正堂之前的空地。如:「庭院」、「庭園」、「中庭花園」。 
(2) 寬闊的地方。如:「大庭廣眾」。 
(3) 家。如:「家庭」、「庭訓」。 
(4) 法院審理案件的地方。如:「法庭」、「出庭」。
【亂】
(1) 沒有條理、秩序的。如:「散亂」、「雜亂」、「一團亂」、「亂哄哄」、「亂七八糟」。 
(2) 混淆。如:「以假亂真」。 
(3) 隨便、任意。如:「亂動」、「亂來」、「東西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 
(4) 戰爭、騷動。如:「戰亂」、「叛亂」、「動亂」、「亂世」。
(5) 男女之間不正當的行為。如:「淫亂」、「亂倫」。
【所】
(1) 地方、位置。如:「處所」、「場所」、「適得其所」。 
(2) 機關、單位。如:「診所」、「派出所」、「鎮公所」、「研究所」。 
(3) 語助詞:
A>表示動作的意向。如:「所向無敵」、「據我所知」。
B>與「為」、「被」合用,表示被動。如:「他的作品被大家所喜愛。」 
(4) 指示代名詞。如:「所見所聞」、「所作所為」。 
(5) 量詞。用於計算建築物的單位。如:「一所房子」、「三所學校」。 
(6) 所以:
A>因此,表示結果。如:「因為媽媽愛你,所以才管你。」
B>為何、為麼,表示原因。如:「這就是我所以要轉學的原因。」
【生】
(1) 生命。如:「生物」、「生靈」、「輕生」、「殺生」、「捨生取義」、「起死回生」。 
(2) 生育。如:「生日」、「生殖」、「生兒育女」。 
(3) 成長、滋長。如:「生長」、「滋生」、「生成」、「生生不息」。 
(4) 活著。如:「生存」、「人生於世」、「生不逢時」。 
(5) 不熟悉。如:「生人」、「生字」、「生手」、「生疏」、「面生」。 
(6) 沒有煮熟的。如:「生肉」、「生米」、「生冷」、「半生不熟」。 
(7) 產生。如:「發生」、「生事」、「生利」、「生財有道」、「你可別再生出什麼新花樣!」 
(8) 生活、生計。如:「謀生」、「生路」、「無以為生」。 
(9) 非常。如:「生恐」、「生怕」。 
(10) 老師稱呼弟子或弟子自稱。如:「學生」。 
(11) 量詞。用於計算一輩子的單位。如:「三生三世」、「緣定三生」、「三生姻緣」。
【則】
(1) 法度、制度。如:「原則」、「規則」、「法則」、「細則」。
(2) 模範。如:「以身作則」。 
(3) 即、就。如:「有過則改」、「飢則思食」。 
(4) 卻。表示轉折的語氣。如:「今則不然」。 
(5) 接數序詞後,表提頓。如:「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6) 量詞。用於計算文字分項段落的單位。如:「一則消息」、「三則寓言」、「試題二則」、「新聞五則」。
【語】
(1) 話。如:「語言」、「國語」、「千言萬語」。 
(2) 說話。如:「默默不語」、「不言不語」、「語無倫次」。 
(3) 傳達訊息的動作或信號。如:「旗語」、「手語」。 
(4) 蟲鳥的鳴叫聲。如:「鳥語花香」。
【階】
(1) 用磚、石等砌成,用來登高的層級狀建築物。如:「臺階」、「石階」、「階梯」。 
(2) 職級。如:「官階」、「薪階」。 
(3) 登進的路徑。如:「進身之階」。
【君】
(1) 封建時代的一國之主。如:「國君」、「君主」。 
(2) 古代的封號。如戰國時代齊國的孟嘗君,魏國的信陵君。 
(3) 子孫尊稱父祖輩。如:「嚴君」、「家君」、「先君」。 
(4) 妻子稱自己的丈夫。如:「夫君」、「郎君」。 
(5) 對一般人的尊稱。如:「陳君」、「諸君」。
【密】
(1) 不可使人知道的。如:「密碼」、「密約」、「密報」、「密令」、「密訪」。 
(2) 要緊且不可泄露的消息。如:「保密」、「守密」、「機密」、「祕密」。 
(3) 周嚴、嚴謹的。如:「緊密」、「嚴密」、「精密」、「周密」、「細密」。 
(4) 不稀疏的。如:「濃密」、「密密麻麻」。 
(5) 親近的、切近的。如:「親密」、「密友」、「密切」、「密不可分」。
【臣】
(1) 古代君王底下的官員。如:「臣子」、「大臣」、「君臣」。 
(2) 像臣子般的服從。如:「臣服」。
【身】
(1) 人或動物的軀體。如:「身體」、「健身」、「身長七尺」、「隨身攜帶」。 
(2) 物體的軀幹。如:「樹身」、「車身」、「船身」、「機身」。
(3) 生命。如:「奮不顧身」、「捨身救人」。 
(4) 親自。如:「身教」、「以身作則」、「身歷其境」、「身體力行」。 
(5) 名分、地位。如:「身分」、「身家」、「出身寒微」、「身敗名裂」。 
(6) 品格、修養。如:「修身齊家」、「立身處世」。 
(7) 懷孕。如:「有身」、「身孕」。 
(8) 量詞。用於計算佛像數量的單位。如:「夾道兩旁有佛像五百身。」
【幾】
1. 
幾乎:極為接近的、差不多的。如:「我幾乎快忘記這回事了。」 
2.
(1) 表示不確定的數目。如:「相差無幾」、「才看了幾頁書就睡著了。」 
(2) 對未知數目的疑問詞。如:「流星是幾時出現的?」、「你們班上有幾個人?」 
(3) 幾何:
A>不確定數目的疑問詞。如:「人生幾何?」
B>研究物體形狀、位置、大小之間相互關係的學問。
【事】
(1)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2)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3)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4)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5) 奉養。如:「事奉父母」。 
(6)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害】
(1) 無益且有損的。如:「害處」、「害蟲」。 
(2) 災禍、災患。如:「災害」、「病蟲害」、「為民除害」、「周處除三害」。 
(3) 殺傷、使受損。如:「損害」、「殺害」、「謀財害命」。 
(4) 覺得、感到。如:「害羞」、「害怕」。 
(5) 身體上的感染、變化。如:「害病」、「害喜」。 
(6) 妨礙、不利。如:「妨害」、「害群之馬」、「害人之心不可有」。 
(7) 壞處、缺點。如:「百害而無一利」。 
(8) 關鍵、要地。如:「要害」。 
(9) 使、讓、導致。如:「你的無心之過,卻害他傷心了好久。」
【成】
(1) 做好了。如:「完成」、「功成名就」、「大功告成」。 
(2) 變為。如:「點石成金」、「他成了大忙人」、「鐵杵磨成繡花針」。 
(3) 事物發展到一定的狀態。如:「成熟」、「成人」、「成蟲」。
(4) 可以。如:「不成」。 
(5) 既有的、既定的。如:「成語」、「成見」。 
(6) 整個、全部的。如:「成天」、「成年累月」。 
(7) 促成。如:「成全」、「君子有成人之美」。 
(8) 達到。如:「成千上萬」、「成雙成對」。 
(9) 構成整體的。如:「成分」、「成員」。 
(10) 量詞。用於計算十等分概念的單位。如:「有八成希望。」
【作】
1.
(1) 興起、振起。如:「振作精神」、「鼓聲大作」、「興風作浪」、「一鼓作氣」。 
(2) 製、做。如:「作文」、「作畫」、「作惡多端」。 
(3) 成為、當做。如:「認賊作父」、「看作英雄」。 
(4) 裝出、表現出。如:「裝腔作勢」、「裝模作樣」。 
(5) 舉行、進行。如:「作戰」、「作簡報」。 
(6) 優美的詩文書畫或藝術品。如:「名作」、「佳作」、「傑作」、「大作」。 
(7) 作揖:拱手行禮。如:「打躬作揖」。 
2. 
作料:烹調食物所加的調味材料,如鹽、醋、醬油等。如:「這道菜作料放太多了,反而失去了原味。」
【易】
(1) 不困難的、不須費力的。如:「容易」、「輕易」、「易如反掌」、「輕而易舉」、「知難行易」。 
(2) 平和。如:「平易近人」。 
(3) 改變。如:「易容」、「易地而處」、「改弦易轍」、「移風易俗」。 
(4) 因交換而演變成的商業行為。如:「交易」。
【知】
(1) 洞悉、了解。如:「知道」、「知曉」、「知心」、「知己知彼」、「一無所知」、「知人知面不知心」。 
(2) 學問、識見。如:「求知」、「無知」、「知識」。 
(3) 使知道。如:「告知」、「知會」、「通知」。 
(4) 有交情的好友。如:「舊雨新知」、「他鄉遇故知」。 
(5) 招待、禮遇。如:「知客」。 
(6) 主持。如:「知縣」。 
(7) 意識、感覺。如:「知覺」、「草木無知」。 
(8) 知遇:受人賞識而得到優厚的待遇。如:「知遇之恩,自該銘記在心。」
【盜】
(1)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盜取」、「盜版」、「欺世盜名」。 
(2)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如:「強盜」、「海盜」、「江洋大盜」。
【負】
(1) 以肩背物。如:「負薪」、「負荊請罪」。 
(2) 背棄、違背。如:「辜負」、「忘恩負義」。 
(3) 與正相反的。如:「負電」、「負極」、「負數」。 
(4) 憑仗。如:「自負」。 
(5) 擔荷、承擔。如:「身負重任」。 
(6) 靠、背對。如:「負山面海」。 
(7) 遭受。如:「負傷」。 
(8) 享有。如:「素負盛名」。 
(9) 虧欠、拖欠。如:「負債」。 
(10) 失敗。如:「勝負分明」、「不分勝負」。
【且】
(1) 連接詞。表示更進一層的意思。如:「而且」、「並且」、「況且」、「尚且」。 
(2) 副詞。有暫時的意思。如:「暫且」、「姑且」、「且慢」。 
(3) 將。如:「年且九十」。 
(4) 表示同時做兩件事情。如:「且戰且走」、「且說且笑」。
【乘】
1.
(1) 搭。如:「乘車」、「乘船」。 
(2) 趁、利用。如:「乘便」、「乘機」、「乘虛而入」、「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3) 算術中計算一數成為若干倍的方法。如:「五乘二等於十」。 
2.
(1) 量詞。古代用於計算車輛的單位。如:「萬乘之國」、「百乘之家」。 
(2) 佛教教義的派別。如:「大乘」、「小乘」。
【致】
(1) 給。如:「致送」、「致贈」。 
(2) 招引。如:「招致」、「致禍」。 
(3) 旨趣、情況。如:「情致」、「興致」、「景致」。 
(4) 竭盡、盡力。如:「致力」。 
(5) 傳達、表示。如:「致敬」、「致賀」、「致謝」、「致意」。
(6) 獲得。如:「致富」。 
(7) 使得。如:「導致」、「以致」。 

【寇】
(1) 搶匪。如:「匪寇」、「流寇」。 
(2) 仇敵、敵兵。如:「寇仇」、「敵寇」。 
(3) 入侵、侵犯。如:「寇邊」、「入寇」。 
(4) 司寇:古代掌理刑獄的官員。
【小】
(1) 不大的。如:「小樹」、「小鳥」、「小城」、「小人物」、「小數目」。 
(2) 年紀輕的。如:「小孩」、「小妹妹」、「小時候」、「年紀小」、「小伙子」。 
(3) 對自己或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的謙稱。如:「小店」、「小的不敢」、「恕小民直言」。 
(4) 基礎的。如:「小學」。 
(5) 壞人、邪惡的人。如:「小人」、「宵小」。 
(6) 妾。如:「她嫁給人家做小的。」 
(7) 輕視。如:「你可別小看我喔!」 
(8) 稍微。表程度不深。如:「小睡」、「牛刀小試」、「不無小補」。 
(9) 詞頭。表對年紀輕者的暱稱。如:「小王」、「小老弟」。
【事】
(1)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2)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3)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4)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5) 奉養。如:「事奉父母」。 
(6)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器】
(1) 用具的總稱。如:「兵器」、「器具」、「武器」、「容器」、「器物」。 
(2) 氣度、度量。如:「器量」、「小器」。 
(3) 才能。如:「器重」、「器識」、「大器晚成」。 
(4) 生物體中負責某種獨立機能的組織。如:「器官」、「呼吸器」、「生殖器」。
【思】
(1) 想。如:「思慮」、「思考」、「思索」、「思量」、「胡思亂想」。 
(2) 懷念、想念。如:「相思」、「思念」、「思慕」、「思鄉」。
(3) 想法、意念。如:「構思」、「文思」、「心思」。
【奪】
(1) 強取。如:「搶奪」、「強搶豪奪」。 
(2) 剝削、使失去。如:「剝奪」。 
(3) 爭取。如:「爭奪」、「奪標」、「爭權奪利」。 
(4) 裁決、決斷。如:「定奪」、「裁奪」。 
(5) 衝過。如:「奪門而入」、「淚水奪眶而出」。 
(6) 耀眼、眩目。如:「秀色奪人」、「光彩奪目」。
【上】
1.
(1)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2) 在前面的:
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
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3)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4)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5)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6)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7)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8)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9)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10) 置於動詞之後:
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
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2.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慢】
(1) 遲緩。與「快」相對。如:「緩慢」、「慢速」、「慢車」、「慢工出細活」。 
(2) 態度冷淡、不親切。如:「怠慢」、「傲慢」、「輕慢」。
【暴】
1.
(1) 凶惡、狠毒。如:「凶暴」、「暴虐」、「殘暴」、「暴行」、「暴政必亡」。 
(2) 劇烈、猛烈。如:「狂風暴雨」、「暴跳如雷」。 
(3) 空手打擊。如:「暴虎馮河」。 
(4) 忽然、突然。如:「暴漲」、「暴富」、「暴發戶」。 
(5) 毀壞、糟蹋。如:「自暴自棄」。 
(6) 鼓起、突出。如:「他氣得頭上的青筋都暴出來了。」 
2.
(1) 顯露。如:「暴露」。 
(2) 晒。同「曝」。如:「暴晒」、「一暴十寒」。
【伐】
(1) 砍。如:「砍伐」、「伐木」。 
(2) 征討。如:「征伐」、「討伐」、「北伐」、「黨同伐異」。 
(3) 自誇。如:「伐善施勞」。
【藏】
1.
(1) 躲、隱避。如:「埋藏」、「躲藏」、「藏汙納垢」。 
(2) 收存。如:「收藏」、「儲藏」、「藏私」、「藏書」。 
2. 
(1) 寶藏:珍藏的寶物,亦指珍貴的資源。如:「聽說後山有寶藏。」 
(2) 佛、道經典的總稱。如:「三藏」、「道藏」、「經藏」。 
(3) 藏青色:藍而近黑的顏色。如:「他很喜歡藏青色的褲子。」 
(4) 大陸地區西藏的簡稱。
【誨】
教導、勸導。如:「教誨」、「訓誨」、「誨人不倦」。
【盜】
(1)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如:「盜取」、「盜版」、「欺世盜名」。 
(2) 竊取或搶奪財物的人。如:「強盜」、「海盜」、「江洋大盜」。
【冶】
(1) 鎔鍊金屬。如:「冶金」、「冶鍊」、「冶鐵」、「礦冶廠」。
(2) 造就、培養。如:「陶冶性情」。 
(3) 過分的裝飾、打扮。如:「妖冶」、「冶容」、「冶豔」。
【容】
(1) 包含。如:「容納」、「容量」、「容受」、「容身之處」。 
(2) 可以、允許。如:「不容」、「容許」。 
(3) 忍讓、原諒。如:「容忍」、「包容」、「寬容」。 
(4) 面孔、相貌。如:「面容」、「笑容」、「容貌」、「儀容」、「容顏」、「容光煥發」。 
(5) 表面形態。如:「陣容」、「臺北市容」。 
(6) 修飾、打扮。如:「女為悅己者容」。 
(7) 或許、也許。如:「容或有之」。
【淫】
(1) 男女間不正當的性關係。如:「淫亂」、「淫蕩」、「淫婦」、「淫娃」、「荒淫無道」。 
(2) 過分、過度、不恰當的。如:「淫威」、「淫辭」、「淫祀」、「淫逸」。 
(3) 久而不止的。通「霪」。如:「淫雨不歇」。 
(4) 迷惑。如:「富貴不能淫」。 
(5) 沉緬。如:「浸淫書中」。
【招】
(1) 擺動手以示召喚。如:「招之即來」。 
(2) 引來、導致。如:「招致」、「招禍」、「招蜂引蝶」。 
(3) 公開徵求。如:「招聘」、「招收」、「招生」、「招兵買馬」。 
(4) 認罪。如:「招供」、「不打自招」。 
(5) 明顯易認的標幟。如:「招牌」、「市招」。 
(6) 武技、手段。如:「絕招」、「耍花招」。 
(7) 招搖:做事虛張聲勢。如:「招搖過市」、「招搖撞騙」。 
(8) 招架:抵擋。如:「招架不住」、「難以招架」。 
(9) 量詞。用於計算招術的單位。如:「一招妙計」、「雙方交手三十招仍未分出勝負。」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