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自己

我的相片
專研古代三墳之典學術連山易、歸藏易、周易經、易理、易數、易術、易法、堪輿術、陰宅、陽宅、奇門遁甲、姓名學、紫微斗數、梅花易數、八字命理、七政四餘、黃帝內經、並且辯證秘訣真偽、一切學理依據全部符合『源、理、義、法、竅』學術程序。

2016年2月2日 星期二

【研習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心得】

研習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心得
學理傳授者:術龍老師    04_avatar_middle
研習論述者:唐勇研習生
-------------------------------------------------------------------------------------------------
在未聽老師解惑前我的理解: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用看到時間裡面的幽深難見,並且編寫眾多那狀況形態,外觀狀態那內容適當,正確所以稱呼此外觀狀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用看到時間裡面的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並且看那能明白了解用從事他的可作為依據行為規範,聯綴言詞如何判定他的幸運的不祥與災禍者,正確所以稱呼此交錯。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說時間裡面此到達幽深難見並且非允許凶狠並行,說時間裡面此到達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並且非允許隨便任意並行,編寫此至位置上說,論此至位置上事物改變原來的位置,編寫論用達到那更改。


2013年5月21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謂之象。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幽深難見,然後起草與編寫眾多各個他的樣子與模樣表面形態,相似他的有形體的東西適當與適合,事情因而稱呼這個外觀與狀態。
聖人有以見天下之動,而觀其會通以行其典禮,繫辭焉以斷其吉凶,是故謂之爻。
品德崇高通達事理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因為漸漸顯現時間裡面這有所行為,並且意識他的了解與領悟交流、往來、交往用做他的標準與法則行為規範,綁言詞與文詞如何用判定他的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不祥與災禍,事情因而稱呼這個交錯。
言天下之至賾而不可惡也,言天下之至動而不可亂也,擬之而後言,議之而後動,擬議以成其變化。
說時間裡面這到達幽深難見卻未允許壞事、犯罪的行為,說時間裡面這來到有所行為卻未允許沒有條理、秩序的,計劃與打算此然後講,商量與討論此然後有所行為,計劃與打算商量與討論用既有的、既定的他更改使改變。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專業者是因為深入學習與研究時間裡面的程序法則後,漸漸知道了裡面奧妙的程序法則的推衍與變化,再因為要把這些推出的時間程序法則的變化用公式表達出定義,所以要編寫出變化依據,再把這些程序法則依據,歸類到相似已有的形體來論述,比如陰陽、乾坤、雌雄、父母、炁、體、象、皇極、太極等等專屬辭彙便是形體。
這些形體都有其在各個層次所對應的程序法則依據,所以專業者要寫論述來達到實踐使用的論用依據,這個就是專業者編寫用論述的專業辭彙來定義其表達。
專業者推衍出展現的時間程序法則變化依據,而造就出一切行為依據,並且意識到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這三種程序來作為行為依據,知道時間的變化就要知道變化依據,這就是挨星盤,要知道把時間象限轉換到空間的變化依據。
然後懂得自己所需為何,依據所需去執行標準法則的行為規範的依據程序,但是如何把握專業文辭來判斷吉凶依據呢?
文辭所表達的便是其行為程序的意境,而非最後的吉凶結果,所以不要看到專屬的綁定結果就論述吉凶,此是炁動變化不是吉凶,是需要結合其所需與文辭的表達,看是否相符合而判定吉凶,這個事情因而稱呼炁動交錯變化,這便是時間裡面的程序依據,也就是陽交流陰、乾往來坤、雄交往雌時間裡面的這三種程序,懂了此三種程序才能論用父母,才能論用因所需是否相符而合炁。
寫出來時間裡面的奧妙程序法則,是為了大家能夠運用,是要運用到好的地方對的地方,而不是讓運用到犯罪,雖然這套學術深奧並且威力無窮大,但不能用來做壞事,這套學術非常的深奧也非常能影響萬事萬物,但是不能運用到沒有條理,沒有知識與資源的人。
因為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本身要有所準備,有所程序、依序、秩序才能在機會來臨時而把握運用,所以做什麼事要先有計劃與打算,然後才能說與改變,事先一定要商量討論完善以後才能施行,因此想要教學生或輔助客戶,就要先擬定規定,當符合條件而執行後,就不能隨便的改變了,如此遵守者才能依序的按照規定的程序,有依據的更改而改變進入正軌。


學習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二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解惑前我的理解: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表示、呼喊鳴聲高朗處於不光明的,他的聲音相應此,自己不確定喜愛或喜歡地位與封號,我同如此、這樣浪費這個。」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者處於他的屋子,表現與顯露他的所說的話正面的,即眾多區域範圍裡面承諾此,情形狀態那接近者於。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處於他的屋子,表現與顯露他的所說的話非正面的,即眾多區域的範圍裡面不遵從與背離此,情形狀態那接近者於。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說表現與顯露於品格修養施於人, 做開始於接近看到於距離不近的,說做,正規者的重要關鍵引起發動的原由,重要關鍵引起發動的原由此開始,光耀羞恥此掌管並行,說做,正規人此因此行為時間區域並行,豈非小心與細心於。」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一樣人,時間或次序在前的放聲啼哭此然後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者的方法,有所選擇表現與顯露有所選擇置身,有所選擇沉靜無聲或不出聲有所選擇說話,兩樣的狀態一齊思想與意念,他的好處與益處判定寶貝與寶貴的,一齊思想與意念此所說的話,他的氣味似香氣。」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開始陰,依賴需要清楚與明白隨風遠布,沒有過失。」
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假如相互交雜各個區域至允許也,依賴此需要隨風遠布,表示程度過失此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小心此來到並行,提到隨風遠布此當作內容接近至功能值得特別關切並行,小心這個方法並行用歸向,他的沒有地方錯誤也。」。


2013年5月28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鳴鶴在陰,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與爾靡之。」
「表示、呼喊鳴聲高朗處於不光明的,他的聲音相應此,自己不確定喜愛或喜歡地位與封號,我同如此、這樣浪費這個。」
子曰:「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則千里之外應之,況其邇者乎。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承諾與同意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則千里之外違之,況其邇者乎。
處於他的房間,表現與顯露他所說的話非正面的,即或就眾多區域的非自己所在不遵從與背離此,如他接近與親近者也。
言出乎身加乎民,行發乎邇見乎遠,言行,君子之樞機,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動天地也,可不慎乎。」
所說的話表現與顯露於品格與修養施於人,從事開始於不遠漸漸顯現於距離不近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這個重要關鍵原由,重要關鍵原由的開始,光耀羞恥此最重要的,所說的話表現品德舉止,正規的人此為何有所行為時間區域並行,能夠未小心與細心嗎。」
「同人,先號咷而後笑,」
「一樣品格與性情,先放聲大哭啼哭不停然後因內心欣喜而露出快樂的表情或聲音,」
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處,或默或語,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正規的人此方法,有所選擇表現與顯露有所選擇交往與對待,有所選擇內心認可或允許卻不表現出來有所選擇說話,兩樣的品格與性情一樣思想與意念,他的好處絕對堅固的,一樣思想與意念的言論,他的氣味好像花味清幽。」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開始、起源陰炁,假借需要表明與陳述自謙知識淺陋,沒有過失。」
子曰:「苟錯諸地而可矣,藉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夫茅之為物薄而用可重也,慎斯術也以往,其无所失矣。」。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姑且或暫且失去眾多與各個地位與位置是值得的,假借此需要自謙知識淺陋,哪裡過失的存在,小心與細心到極點,提到自謙知識淺陋此當作內容微不足道的並且需要值得特別關切,小心與細心這個方法與策略尚可之去,那沒有地方違背與不合也。」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風澤中孚第二爻的意境告訴我們,一個人因一時興趣與衝動便隨意的喊出我要,而沒有認真的想過所要的是否適合自己,這樣隨意的呼聲與舉止便已經暴露了他的品行,因為面對一件未知的事物,比如風水,在未對其學習與了解前,便能很隨意的喊出我要,就代表了這件事物在其眼裡也是很隨意的東西,不會是他真正的需求。
作為一個老師與專業者,自然要能區分一個人的動機,一個人隨便的呼喊他的需求,便已經暴露了他水準之不堪,此就是隨便之人,面對隨便之人就不要浪費時間與機會了,如果他要就給,問什麼就告訴他,豈不是代表了作為老師與專業者,水準之不堪嗎?
然後這個老師說,正規的人就算在任何的房間,一切表現與顯露都會呈現正面的意義與舉止,遇到他人的言語或文章有不正確的信息,都會指出有誤之處並正確引導與修正,絕不會包容錯誤的存在,所以君子便是對自己的作為與思想有所依據者。
作為君子,就算離家去到再遠的地方,一樣也會保持相同的標準來處事作為,絕不會背叛失承諾,何況在近處與他相處,也就不用害怕他的背叛了,因此作為一個老師或者父親又或者妻子,如果能把自己的學生或者孩子或者丈夫,教導成為一位君子的話,那麼就不用擔心其成為逆徒或逆子或負心漢了。
相反的,如果一個人出口隨便說話,隨便做事,在家都能這樣了,還用期待他在外面會遵守承諾嗎?
這種人的要求就不需要理他,和這樣的人相處與糾正最終受傷害的只能是自己,因為你是認真的而他是隨便的,你對於他來說只是可有可無的。
一個人說出表達的言語,就代表了一個人的品格修養的水準,而一個人做事的開始方式就能看到其未來的結果,不用經過多久,就像一個人錯了只會說要改,但是不問怎麼改,就能看出他依舊會重犯,因為他沒有如何改的方法依據,所以做事前要想清楚是否有失德之處,如果有,就要去學習改正的方法依據,而不是喊喊口號。
一個人的說話已經表現出自己品德舉止層次的水準,因此正規的人會重視一個人的說話,因為說話屬於關鍵的原由依據的一種,比如人的姓名、居住的陽宅、行為舉止等等也是一樣,這些便是關鍵原由依據也是一切的開始,這些的開始便已經決定了事物的結果,只用看到一個人的姓名或陽宅或言語或行為,便能以此為依據,知道其結果是光宗耀祖還是被人看不起。
所以如果能掌握關鍵原由依據就能選擇一切的開始,那麼完全有可能定制出自己想要的路線與劇本,這就是時間與空間的學術,作為一位君子,如果有其能力運用此威力強大的學術的話,能不更加的小心與細心嗎?
天火同人第五爻的意境又告訴我們,一致的品格與性情是作為君子的基礎條件,因為這代表了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否則便是小人。
老師又進一步說了君子對於不同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運用方法,但是表裡如一這個準則是不能摒棄的,當你有所選擇時有幾種表現,可以選擇表現與顯露也可以選擇交往與對待的不同方式,這需要因目標而選擇來表達,也就是具體事物要具體分析判斷。
當內心表達認可但是不適合說時,就要把這份認可表現與顯露出來讓人感受到;
當內心認同後如何去說時,就要用交往與對待的方式,用說去表達你的認同。
這就是品格與性情一致的表現,也就是如何決定就要如何去做,這樣才不會口是心非,思想與意念一致,表達出來的熱誠才能讓人感受得到,因此作為一位君子,就要做到不貪不痴,不該要的不要,不該想的不要想。
澤風大過初六爻的意境又告訴我們,一切的開始與起源都是空白的,都是因為無知才會求知,那麼你求知所面對的,自然是可以給你提供所需者,也就是你的師長,不管你的基礎如何,又或是在其他方面多有本事或多有地位,都要把它當成沒有,因為你還有不懂的地方,所以才在求教,既然是在求教,就要明確自己求教者與教導者的角色與地位。
老師進一步說,不管你是什麼地位,如果你是不懂而求教你就是學生,為了獲知這是值得的,如果能摒棄你所認知的身份與地位,哪裡會有過失的存在,因為你遵守了尊師重道的道理。
尊師重道雖然人人都知道,顯得提到它有些微不足道,但是注重的提它卻是應該的,因為它是作為一個學生必須遵守的最基礎的規範,因此一定要執行尊師重道的規範並且要小心細心不能違背,如果連最基礎的都不能遵守,那麼你就不配去求知,只能被淘汰,這些道理能懂,最後就不會哪裡有違背與不合尊師重道的規範。


學習周易卷之三繫辭上傳第八章三節心得
在未聽老師解惑前我的理解:
「勞謙君子有終,吉。」
「功績不自滿正規的人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結局,美善的或幸運的或有利的。」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功績並且非自誇,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成效並且非恩惠, 重視此到達並行,說話用他的成效裡面品格與性情者並行,共同遵循的規範說豐富,行為規範說態度敬慎、謙和有禮,不自滿並行者,表示態度敬慎、謙和有禮用在他的地方者並行。」
「亢龍有悔。」
「傲才俊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後懊惱、追恨。」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價值高的並且沒有職務、等級,聲音激昂並且沒有人,有才幹德識的人處於位居低處並且沒有扶助、幫助,事情用行為並且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後懊惱、追恨並行。」
「不出戶庭,无咎。」
「未表現、顯露身分地份的地方,沒有過失。」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沒有條理、秩序的此地方成長、滋長並行,即說話當做職級,君主未周嚴、嚴謹的就脫離掌握服從,服從未周嚴、嚴謹的就脫離掌握品格、修養,差不多的所作所為未周嚴、嚴謹的就壞處、缺點達到,事情用正規的人小心與細心周嚴、嚴謹並且未表現、顯露並行。」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成為改變者他洞悉與了解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也,改變說:『違背更進一層利用,表示搶匪到達,』違背並行者,壞人的所作所為並行,利用並行者,正規的人的才能並行,壞人並且利用正規的人的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強取此也,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態度冷淡、不親切結束、告一段落顯露,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征討此也,態度冷淡、不親切隱避教導、勸導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造就、培養忍讓、原諒教導、勸導過分、過度、不恰當的,改變說:『違背更進一層利用,表示搶匪到達,』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的手段並行。」


2013年6月4日晚,我聽到老師解釋之義記錄如下:
「勞謙君子有終,吉。」
「事功或功績不自滿正規的人存在結局或最後的時刻,美善的、幸運的、有利的。」
子曰:「勞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語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禮言恭,謙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事功或功績然後未自誇,存在成效卻非恩惠,重視與推崇此到達並行,說話因為他的成效裡面品格與性情並行,修養與品行學說極與甚,行為規範學說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不自滿並行,使得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因為懷有與含有他所在的地方並行。」
「亢龍有悔。」
「傲首領或豪傑才俊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
子曰:「貴而无位,高而无民,賢人在下位而无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身分尊高到沒有職務與等級,超過一般標準的到沒有人,有才幹德識的人居於或處於裡面職務與等級到沒有扶助與幫助,對用有所行為到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同樣。」
  
「不出戶庭,无咎。」
「未策劃與擬定住家門牆內,沒有過失。」
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隨便與任意此被成長與滋長並行,法度與制度說話當做職級,一國之主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底下的官員,官員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違背與不合品格與修養,不確定所作所為未周嚴與嚴謹的法度與制度導致全部的,對用正規的人小心與細心周嚴與嚴謹的並且未表現與顯露並行。」
子曰:「作易者其知盜乎,易曰:『負且乘,致寇至,』負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盜思奪之矣,上慢下暴,盜思伐之矣,慢藏誨盜冶容誨淫,易曰:『負且乘,致寇至,』盜之招也。」
有學問道德的人說:「製易的人他洞悉與了解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嗎,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憑仗同樣是,壞人或邪惡的人的所作所為,成為若干倍的方法同樣是,正規的人的才能,壞人或邪惡的人若成為若干倍的方法正規的人的才能,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強取此而已,動作的開始或持續態度冷淡與不親切動作凶惡與狠毒,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想自誇此而已,態度冷淡與不親切躲與隱避教導與勸導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裝飾或打扮忍讓與原諒教導或勸導過分、過度、不恰當的,
易曰:『憑仗將成為若干倍的方法,使得搶匪到達或來到,』
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的手段而已。」

在聽老師講解之後,我的理解如下:
地山謙第三爻情境告訴我們:
人只要有成績而不自滿,並且繼續遵守規定而保持下去到最後,那麼對自己一定是有利的。
老師對於這句話進一步說:
任何事情做出的成績一定要是實實在在的,不是吹噓的,也不是別人給予幫助或恩惠而得的,因此得到一點成效不要自滿與自誇,要一直保持下去,這便是君子做事的方式標準,一定要重視與推崇。
說話內容的水準裡面,由知識的多寡而產生了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因此你知識多,那麼你說話的水準自然會相應改變,因為品格性情是一致的,人因無知而無法洞悉事物後續變化的可能,才會心生恐慌,如果懂得多而能運籌帷幄,又何懼之有,自然就能心態平和,呈現出好的修養。
同樣也是知識教導了我們行為規範,告訴我們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因此知識要真懂得多,並且懂得運用,自然會呈現出態度敬慎與謙和有禮舉止來。
同時不自滿的態度也會呈現,還是因為知識的緣故,因知識而懂得了分辨利與弊,那自然會選擇有利的,也就會不自滿了。
所以,人的態度與行為舉止,最終還是要由懂得與掌握的知識多寡來決定,知識多便能知道成為君子的方式標準,依據此便能修正使得自身態度敬慎,同時行為舉止謙和有禮,這一切,在一言一行中都會自然呈現,是無法弄虛作假的。
同樣的這些依據在他所在的空間裡面便已經告訴了我們,因為造就其一切行為舉止的根源,便是他所在的空間,只要看到其空間裡面的皇極、太極、來炁、來曜等各種數據依據,而無需看到本人,就能知道他的態度與舉止如何了。
乾為天上爻的情境告訴我們:
高傲首領或豪傑才俊,存在事後懊惱與追恨情況的。
老師對於這一句話又進一步說:
一個人自認身分尊高,認為世上已經沒有任何職務與等級可以與自己匹配了,自視學識已經超過了一般標準,到了沒有人可以比較的地步,自認為才能出眾,以至於一般的職務等級都只能是大材小用,無法呈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作用,所以會對所有事情心存不滿,而呈現事後懊惱與追恨。
這只能說明此種人是誇誇其談,自以為是,沒有真才實學之人,若真有其能力,又何須在意起點的高低,世上從小做大,白手起家的事例多不勝數,而且若真有其能力,又怎麼可能任何事物都無法突顯自己的作用呢?
只能說明此人還活在自己的夢中,而無法融入真實的世界與人群當中,注定了孤獨。
水澤節初陽爻的情境告訴我們: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如果全盤計劃方針未準備好,那麼在家裡說說還是可以的,應該不會有過失產生。
老師對於這一句話又進一步說:
一個人的態度如果是隨便與任意的,那麼他所做的事也一定是沒有規律的,同樣的,一個人的說話是否有條理依據,就能聽出所說的話是真是假,因此作為老師或者專業者,如果說話呈現出執行方針與配套不完整,就會造成混亂與不信任出現,因此如果所說無法完善與完成,那麼就是江湖術士之流,同樣的,作為學生或者客戶,如果隱瞞事實而錯誤的去執行,便是沒有品格與修養行為依據。
如果不確定你所作所為的標準是否正確,就代表此事策劃與計劃還未周全,因為缺陷的存在就會導致一系列的錯誤產生,因此取捨要規劃好,對於整個的事情,在還沒處理好之前是不能去做的,一切全程的規劃都要全盤準備完整後,才能開始執行。
老師又說了,編寫易書的人,他知道使用不正當的手段謀取道理的方式嗎?
要做好人自然要先了解什麼才是壞人,為了展示懂與不懂,寫書者便提出了這些爻來述說。
易裡說到,如果只是憑仗此時間打開空間的學術,那麼它將成為聚寶盆的方法,可以複製一切在其空間裡面的內容,這樣只會使得搶匪之心到達與來到,因為一般人都愛走捷徑,花最少的代價得到最大的回報,是人人所想的,這樣的人掌握學術後,發現可以用此學術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擁有所需,自然就不會再努力付出來換取所需了,此行為和搶匪無異。
這套學術可能成為壞人或邪惡之人任意作為的工具,同樣也可能成為君子一展抱負的學術工具,這裡重點便是開始的動念是否正確,壞人學習學術是為了讓其成為獲取所需的武器,君子學習學術是為了了解其中的源、理、義、法、竅,使其成為自己的知識與智慧,進而展現出才能。
因此壞人為了想快速學會而滿足所需,學習起來自然會著急,自然不會用心的去了解學術裡面深奧的含義,只是想獲得最終方法去使用而已,只會用忍耐的態度來學習,以達到最終學成而完成自身私慾的目的,這樣的人學成後只會把學術當成搶奪所需的武器而已,到最後只會呈現態度兇惡狠毒,只會像個暴發戶一樣自誇有能力而已。
相反的,君子學習起來自然會心平氣和,因為其學習目的不是為了滿足所需,而是為了真懂,自然會亦步亦趨的去達到標準,最終真的學會學術的整套程序法則,自然呈現出方法的運用。
所以寫書之人,已經完全的洞悉了壞人的心態與做事方式,這裡便是在教導我們如何識人,如果要學習此學術絕不能以壞人的心態來學習,如果有幸學會後更不能以壞人的方式去執行,教導學生時,一定要盡力培養與修正使他們成為一位合格的君子,否則便不能繼續傳授。

第八章全文其實是在告訴我們:
萬事萬物其實都有其歸屬的,懂的人便能依據外觀、狀態、言行、舉止等了解到更深層的含義,便能依據此了解到事物的本質,可以知道一個人從想到做的選擇依據,從做到結果的變化衍化依據,因而可以洞悉因果。
一位連因果都能洞悉之人,自然會知道言行的重要性,自然能洞悉言行中所表露出的本質,因此也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察言觀行,分辨是非對錯,知道何事該做何事不該做,並且教導了我們言行要一致,表裡要如一。
還教導了我們作為學生一定要懂得尊師重道,學習與做事一定不能驕傲自滿,更不能自以為是,目中無人,這些都是做人做事的準則,也便是君子之道,如此才能對自身有利,
而如果我們想最終學成時間打開空間的這套學術,便一定要達到君子的標準,否則是不可能學成的,就算學成,最終也只能是個搶匪,為害人間而已。



沒有留言: